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高职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和载体,是实现实用性人才和良好公民培养的桥梁。高职课程改革不仅要满足社会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发展需求。课程应该因需而设,体现行业和岗位群需求,突出实践课程,注重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合,重视项目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重视隐性课程和选修课的开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课程设置和实施的改革必然带来评价的变革,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等。  相似文献   
2.
学接受理论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联邦德国以尧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康斯坦泽学派首创。该理论对新闻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本仅就视野转换分析典型人物报道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自<北京青年报>开办"口述实录"栏目以来,都市类媒体纷纷效仿,先后开辟了类似的栏目和版面.如<大河报>的"都市倾诉"(后改为"讲述")、<东方今报>的"男左女右"、<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楚天都市报>的"讲述"、<武汉晨报>的"非常人生"、<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申江服务导报>的"口述实录"等.  相似文献   
4.
郑观应: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制定新闻法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光仁编《上海新闻史(一八五○——一九四 九)》认为,“在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提起‘报 律’的是康有为”;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 史》、黄瑚著《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也说, 1898年8月9日康有为上书《恭谢天恩条陈办报 事宜折》时附带了一个请定中国报律片,这“在 中国首次提出了报律的制定问题。”如果仅仅从 字面来看,上述观点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康有为 的确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提出“报律”二字的 人。但如果我们把“报律”与“新闻法”等同视 之,会发现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制订新闻法的 人不是康有为,而是郑观应。本文通过考察三个 版本的《盛世危言》:1894年的五卷本、1895年 的十四卷本和1900年的八卷本,认为郑观应在 五卷本《盛世危言》中便提出了新闻立法问题, 增修八卷本时又明确提出制订报律。因此,郑观 应提倡制订新闻法的时间至少比康有为早4年。  相似文献   
5.
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工作在提高高职教师双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方案和实施效果等进行阐述,以期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括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质量保障等要素。目前高职实践教学中存在实践创新能力目标不突出、与企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高等问题。改进实践教学,需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项目教学,加强生产性实训,并着力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各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经费投入越来越多。但较科研立项工作而言,科研结项的绩效考核尚待加强。按照分类观点,将科研项目的结题绩效分为纵向科技类、纵向人文社科类、横向科技类和横向人文社科类4种类型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8.
Blog(博客)于1997年在美国出现。最初,它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在新闻出版业采用较多。此后,它在全球迅速流行开来。将Blog(博客)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主要有如下优势:首先,Blog(博客)为学生提供了纸质媒介之外的一种新的阅读媒介,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其次,Blog(博客)减少了命题作文、固定写作套路对学生的束缚,鼓励有创意的表达,符合高职学生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特点,能激发他们自主写作的激情。将Blog(博客)应用于语文教学,将创造高职语文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美国媒体上虽有不少反思、揭露性报道,也出现了一些与政府不一致的声音,媒体编辑权的空间似乎较为充分.但是,在收益最大化原则、政府干涉和激烈的竞争面前,新闻专业主义显得颇为无力,编辑权随着媒体的垄断有不断缩水的趋势.美国媒体编辑权空间缩张的真正动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