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体育活动为载体的二次函数中考题,创意新颖,设计巧妙,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对学生来说有较强的亲切感和趣味性.一下、面篮球归类运动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1882年5月18日创刊于上海的《沪报》,是字林洋行创办的第二份中文报纸,初由戴普笙、蔡尔康等任主笔,日出对开4张,星期天不出报,每份定价8文,后改为日报出版。8月10日,《沪报》出版至第73号时改名为《字林沪报》。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正值该报发展成熟的时期,对于这场战争,《字林沪报》高度关注并做了大篇幅的报道。其新闻报道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育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而其中想象力的培养几乎没有引起重视.人一旦缺乏想象力就缺乏创造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外,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借其学科特点培养全方面的能力,而想象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吕朋 《新闻世界》2014,(11):194-195
传媒公信力是公众对于传媒的信任程度,也可以理解为传媒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它是公众与传媒互动的结果,同时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只有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公信力才能对传媒功能的发挥产生积极影响,才能对社会进步稳定和谐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构建理性传媒公信力的主体不仅仅是传媒,还包括公众与政府。传媒是构建传媒公信力的主导力量,公众是构建理性传媒公信力的决定力量,政府是构建传媒公信力的重要力量。三大主体的努力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影响,互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在汽车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高校要聚焦学生大学期间的职业发展,借助传播学的经典模式,系统分析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各要素。传播效果是课程的目标和方向,受众是聚焦点和发力点。传播者应该是团队合作的系统;传播内容要抓纲领、明内容、成体系,善于利用显性和隐形传播媒介,发挥好反馈环节的评估和提升作用,从烦琐事务中抓住重点,理清关系,明确思路,从而更好地优化课程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腐败问题出现了新变化,给反腐工作带来很大挑战。为此,我们的党和政府应审时度势,发动人民群众和腐败恶习开展斗争;从领导抓起,从高层抓起,中央领导对腐败大案要案实行责任制,依法严惩腐败分子;继续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推动廉政建设,对腐败行为"零度容忍";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并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