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李萌  吴予敏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1):69-84+127-128
我国历史上政治传播的法制化奠定于唐代。唐代统治者以法律条文框限了政治传播的核心要义与结构层次,较为集中地体现在现存《唐律疏议》及相关法令与司法实践之中。唐律关于政治传播管控的核心是建构王权合法性并保障君主统治的政治安全,对于言论、文书、符印、器物、著作、礼俗等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制始终维护君权至尊与宗法社会稳定。唐代统治者将天文、图谶、历算和部分占卜信息的传播当作“国之利器”善加利用和管控,垄断天文占卜信息和相关人才以消除政治隐患,保证政务信息传播的安全性与真实性,建立谏议、投匦与告密制度疏通朝廷信息管道,加强对官僚系统和全社会的政治监控。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与国家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播技术大大推进了全球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张。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由H.A.英尼斯、W.施拉姆、E.罗杰斯等人开启了传播与国家发展的相关性的研究。直至九十年代,关于此项课题的研究大约有四个不同的路径。其一是受到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持强烈批判的立场,揭示出传播技术强化并加速了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建构,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依附(E.罗杰斯、H.I.希勒、M.特劳等);其二是从后工业主义历史观出发,指出传播技术与市场结合造就了后工业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D.贝尔);其三是从国际政治及伦理学角度,分析信息资源分享的不平衡,指出南北国家间日益加剧的差距,提出建立新的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主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MacBride报告);其四是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立场,揭示在媒介饱和和信息超载情形之下文化变迁和文化认同所面临的困惑和压力(D.  相似文献   
3.
伏尔泰是法国新古典主义到启蒙美学转折时期的重要代表,他综合继承了理性主义、经验主义的哲学成果,并结合考察民族国家的社会历史和艺术实践,提出了关于民族审美鉴赏力、艺术想像力和艺术创造性的深刻见解,为启蒙时代的艺术感性观念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4.
传播学自西方传入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已经30多年了,现在是到了对西方传播学的理论和知识谱系进行辨析的时候了。这样的辨析有助于在社会科学基本观念和方法论层面讨论传播研究的基础问题。更进一步,也有助于反思中国的传播研究自身的立足基点、特色定位、发展取向和社会效应问题。众所周知,功能主义从孔德创立社会学理论以来就是社会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恶搞现象层出不穷,引起了亚文化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这些研究,总结了我国关于网络恶搞亚文化研究的研究路径和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网络恶搞亚文化研究的局限,提出了今后值得亚文化研究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时至21世纪,我们对于中国广告发展的讨论背景,已经有了一些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指以下带有本质性和结构性特点的改变:一、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进入全球化市场格局,因此,本国广告在行政约束和保护条件下造成的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正在逐渐转变为多国竞争的态势;二、这一竞争关联到全球经济形态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更大背景;三、在中国进入WTO之后,广告所属的第三产业部门势必受到国际资本和成熟的知识经济力量的挤迫和冲击,本土广告公司不仅将失去对本国广告市场的主导地位,还面临着失去主要的本国客源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依据传媒、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专业素养、知识、能力三大培养目标的要求,改变过去文科教育简单的将实验教学仅仅当作课堂教学辅助手段的旧观念,强调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全面整合功能,使之成为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实践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关于中国传播研究的回顾和展望的讨论会上,我想谈谈中国传播观念史的研究问题。我在1986年开始研究这个特殊的领域。记得当时的研究角度,是借助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依据我当时的想法,传播学仅仅是一种借用来分析社会文化结构和运行机制的中层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与现实关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中心谭题是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建构和理解意义系统。它的学术传统主要来自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修辞学。80年代以后,“焦虑和不确定性管理”、“面子-协商”、“口语代码”等理论建立了更为精细的研究范式。全球化趋势和传播技术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语言。跨文化研究天对8个主要的现实关切问题进行探索,以寻求文化调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