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跟别人谈论爱好时,我总是喜欢这样的排列:摄影,写作,足球。从来没有对人说起过,在我的心里,一直有这么一个梦想,长久地存在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  相似文献   
2.
自然第五册卵石化石单元包括第十七课至第二十一课。第十七课认识地球表面的物质——岩石;第十八课通过研究地球表面发生的火山和地震,推断地球内部的变化;第十九、二十课认识地球上的卵石、化石以及沉积岩形成的过程;第十一课认识地球上能源矿产形成的过程。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分析、推理认识卵石、化石和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受到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下面着重谈谈科学自然观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我教义务教材第五册第一课——《找共同特征》备课时,由于能找到的螺丝钉数量和种类不多,远不能适应分组实验需要,我就找来各种瓶子,替换了螺丝钉,比如墨水瓶、胶水瓶、罐头瓶、药瓶、酒瓶等,又用口缸、杯子、烧杯、小纸盒、小水桶、茶叶盒等代替钉子。把从钉子中挑选出螺丝钉的分组活动,  相似文献   
4.
周绍锋 《大观周刊》2012,(27):239-240
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因此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解题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三角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三角公式,其变化多样,同学们在解决三角问题时常需要将未知问题转换为自己比较熟悉掌握的知识点,以便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异为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亮点用精雕细刻的方法叙述散漫的音乐生活,凸显“非典型生活“的特点。我闭着眼睛躺在床上,口中呓语着,手指不安分地扭动。我似乎在……弹钢琴?我坐在铁木制的琴凳上,上面镶入厚厚一层海绵坐垫,坐垫深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自然课的重要任务。自然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近二十年的探索。笔者认为: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自行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字很美,青春也很美。在青春的梦想里,写作从来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传说”。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了文字滋养的青春,将是怎样的苍白与荒凉。只是,现实常常让我们陷于困惑,就像周绍锋和李海波一样,在学业与写作之间找不到梦想的出口。我们的观点:梦想需要坚持,学业更需要完成,因为,所有的梦想都离不开现实的土壤!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情感卷入认识对象,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自觉参与并主动学习。这是自然教学成功的首要环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放手让学观察、实验、思考,让具体的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紧紧吸引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比如《怎样加快溶解》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一块红糖,然后提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且富有激发思维的问题:“要把这块红糖尽快溶解成一杯红糖水,应该怎么做?”。学生对这一问题既有知识基础,又有生活经验,但却又是一个面临的新问题,因而必然出现抢着回答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本单元内容包括第十七至第二十一课,十七课认识地球表面的岩石;十八课通过研究地球表面所发生的现象,推断地球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十九、二十课认识地球上的卵石、化石以及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二十一课认识地球上能源矿产形成的过程。 从教学目的上看,通过分析、推理认识卵石、化石和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都是永恒变化的。这一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是本单元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十九、二十课是前两课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因而,在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方面,这两课的材料更为生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