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周莉桦 《出版参考》2016,(12):45-46
自1956年文字改革以后,基础文化推广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文字普及工作取得到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简体字对繁体字承载的文化内涵也予以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将许多同音字的合并,使文字的形与义发生了严重的脱离,使得没有繁体字基础的不少青年编辑在古汉语的编辑过程中,在编辑和运用繁体字时可能发生较大的偏差.同时,由于古汉语中不少文字具有“通假词”,从而使得对于词语的正确使用更难以把握.随着大陆与台港澳地区交流的日益广泛,繁体汉字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古籍文献的出版工作也会日益增多,如何把握同一简体字对应的不同繁体字的正确使用就显得分外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