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唐柳燕 《广西教育》2014,(21):79-80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这足见词语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进行扎实、有效的词语教学。在此,笔者主要介绍自己对小学低年段词语教学的探索。一、依标扣本,定准低年段词语教学的训练点教师每讲授一篇新课文时,应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整册教材的特色、课文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有效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唐柳燕 《广西教育》2009,(22):53-53,56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呢?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呢?或许,问题本身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答案。一千个教师会有一千种注解。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怀着做专家型教师的梦想,用一生的激情去追求,一直在踏踏实实地努力着,兢兢业业地践行着,逐步形成了“朴实自然而内涵丰富,双基扎实而情智同行”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3.
社会新闻与受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新闻是最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也是媒体赢得市场、战胜竞争对手的一项有力的武器,因此社会新闻受到了各种媒体无与伦比的重视。这不仅是因为社会新闻能够抓住受众的“眼球”,容易获得独家头条,更重要的是社会新闻满足了受众一定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4.
5.
6.
唐柳燕 《广西教育》2009,(22):54-55
教材分析 《木兰从军》(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通过描写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驰骋沙场,胜利归来的故事,赞扬了花木兰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和巾帼不让须眉的自强精神。全文共分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花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第2自然段讲花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相似文献   
7.
隐性采访可以采集到公开采访所无法了解到的新闻事实,是进行批评报道和舆论监督的有力的武器和手段,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隐性采访具有无法摆脱的道德与法律上的悖论,因此,必需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育频道强档栏目的“科教新周刊”,要想吸引观众的眼球,获得稳定的收视率,除了继续运用好电视媒体的硬件外,最关键的就是必须开发好电视媒体的软件———传播者的思想,体现一定的策划思想。一、盯住“专业受众”,做足专业频道文章经济市场化,频道专业化,是当今电视媒体发展的主流特征。虽然频道分工分流和分化了观众群体,但同时也给电视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固然,电视传媒的对象是大众,但是,专业频道的观众除了具备一般观众的品性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收视需求、收视心理和收视习惯。我们将这部分观众称为“专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