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源市离退休 老干部中,有5名 老新闻爱好者组合 成立的“老干部通 讯组”,专门撰写 “夕阳红”稿件。 1999年在中央级 报刊发稿17篇, 省级52篇,地市 级94篇。老有所 为,笔耕不辍,在新闻报道方面做出了优异成绩。市委、市政府授予他们“老干部发挥作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河南省委老干部局宣传工作评比中,这个通讯组还被评为全省惟一的老干部先进通讯组,受到了表彰。他们已连续8年获得济源市新闻报道工作先进集体的殊荣。 “五老”通讯组获殊荣@姚天征  相似文献   
2.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气候反常。江淮及太湖流域阴雨天气来得早、来势猛,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致使我国18个省市自治区遭受了洪水灾害。在抗洪斗争中,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就有干部。这不禁使人想起了传说中的“大禹”。“大禹”为什么至今还能得到人民颂扬和崇敬呢?除了他领导人民治好了水患,为人民做了好事,建立发功勋以外,还由于他具有“十年未阚其家”,“三过其门而不入”的忘我献身精神。在今天的抗洪斗争中,到处都有“大禹”。当太湖地区遭受洪水袭击后,吴江县县委书记张卫国,7月5日从国外访问  相似文献   
3.
脚板底下出文章,意思是写文章要深入生活,要有亲身实践。写新闻报道,如果是“坐在家里想点子,关起门来写稿子,带着框框找例子”.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我1984年写的《赞抱不住“西瓜”就拣“芝麻”》评论,意外地被评为河南省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获一等奖,被评为好新闻,并在第三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被评为受奖节目(稿件)。这篇评论的形成,就是靠两个脚板深入实践的结果。 1984年我从县宣传部副部长岗位退居二线后,更喜欢下去跑跑。寒冬腊月,我到太行山区采访,行至济源县思礼乡竹园沟,碰见  相似文献   
4.
为培养跨世纪新闻人才,济源市老干部通讯组,利用暑期,义务举办小记者培训班。 这些“小记者”,是从市区10所中小学中选拔出的57名优秀学生。三位老同志除自己授课外,并邀请河南省《关心下一代报》社的总编辑和《济源日报》社的编辑、记者讲解新闻写作知识。小朋友们学习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新闻评奖活动开始后,有的单位发下统计表,统计市、县通讯组新闻专干稿件采用的篇数。然后按篇数多少,划分一二三等奖。我感到这种以篇数为标准的评法不妥。新闻专干的职责是什么?不外乎:一、调查研究,向领导提供情况、反映问题,当好参谋;二、做好通联工作,培养新闻队伍,辅导业余通讯员写稿;三、搞好接待工作,  相似文献   
6.
对搞新闻这一行,过去我一直认为那是文人们的事。象我这样小时候只跟父亲读过几年书的人,想也没想过。可“文人们的事”,偏偏与自己有了缘份。那是1960年的事,当时我在西安某工厂里当车间主任。有个徒工星期日进城看电影,在一家五金商店门口碰到一位农民,带着柴油机零件,想找个地方修理,正蹲在那里发愁.当他问明这个老人,知道是为抗旱的大事必须赶紧修好时,便毅然放弃看电影,把这个农民带回厂里,用了一下午时间,帮他修好了。我知道后,称赞他做的对,做得好。于是,我就提笔把这事写下来,寄给《西安  相似文献   
7.
老兵新传     
李德化是黄河岸边毛岭村人,早在1942年就参加了抗日自卫团(民兵)。后来,放下枪杆子,又拿起笔杆子,在教育战线一干就是40年。1986年光荣离休。按理说,李老汉辛勤奋斗大半生,也该享享清福,安度晚年了。可老李位退未敢忘忧国,年高仍思多奉献,又“半路出家”,成了一名新闻爱好者,迷上了“爬格子”。他整天骑着自行车外出采访,回来后又戴上老花镜写作稿件。开始,写新闻还不太入门,掌握不住要领,选不好角度,就虚心向老通讯员求教,请记者们指点。就这样一枝秃笔绘晚霞,一写就是15年,并担任河南省《关心下一代报》…  相似文献   
8.
人物风采     
谁说“人过五十不学艺”?济源市的李德化就不信这个。离休后,他放下教鞭、拿起采访本,古稀之年开始写新闻。他最爱写的也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