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动态简报     
<正>东城区档案局编印《档案工作100问》该书分为十五个篇章,近2万字,内容覆盖档案工作各环节,既集合传统档案工作应知应会的基本常识,又涉及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服务外包等前沿发展内容。全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问题设计贴近基层档案工作实际,答案参考档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档案业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力求做到清晰准确。  相似文献   
2.
姜京作 《教育家》2004,(5):27-28
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不仅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材结构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而且课程管理、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等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革。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对传统高中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思路,要求广大高中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与教育  相似文献   
3.
<正>《阿长与〈山海经〉》是统编版教材七下第三单元中的课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在现行课堂教学中,教者对其情感的把握,多浮于表,有的认为是对保姆阿长的怀念,也有更进一层认为不仅有怀念还蕴藏着愧疚。但笔者采用“融贯式文本解读法”[1],联通文本内在系统和外部系统进行整体观照,融合作家个体的人生体验进行全方位立体解读时,发现《阿长与〈山海经〉》中存在着大量的对比,而在这些对比中鲁迅不仅仅表达了对阿长的怀念与愧疚,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中国87%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存在沟通问题。具体表现为不能相互尊重和理解,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随意打骂,缺少关怀等等。大多数父母几乎没有和孩子进行过真正的沟通,也不知道孩子心中究竟想什么。  相似文献   
5.
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高感知”能力的提升,“高感知”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围绕学生“高感知”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从初步感知、具身感知、深度感知、表达感知四个层面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