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标题一出,引起不小震动。姑且不论《人民日报》之给力与网络热词之给力究竟是否同宗同义,党报标题中一个略微有些非主流意味的词汇,就能在全社会引起如此热议,现象本身颇耐人寻味。它至少说明两点:党报在读者心目中的传统印象是严肃、刻板的,和生动鲜活的语言距离甚远;广大民众十分关注党报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否能与时代最新的律动合拍。  相似文献   
2.
姜成坤 《今传媒》2016,(10):36-37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报纸等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与机会并存。但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很多党报不仅不能发挥己长,反而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引导的舆论话语权。本文通过审视党报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党报媒体融合中批判与解构不可或缺。在政治导向正确的大前提下,扬长避短、解放思想、大胆批判、合理解构,让党报在媒体融合中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党报在"词时代"的失语考察近些年来网络媒体在公共事件传播中的表现,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新闻事件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得到传播。整个网络世界就是一个媒体,所有网民既是新闻的发布者,也是新闻的受众。尤其在微博出现之后,新闻报道几乎都具有了"现场直播"的形态。第二,网络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舆论场",任何事件在其中都有被放大的可能。"放大"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事件的严重性可能被放大,另一方面是指事件本身可能被放大,由一个事件可以牵连出好多相关的事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