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启治 《图书馆杂志》1999,18(11):39-40
中国学术史有数千年之久,其中经学占了极重要的地位。在今天看来,经书中含有丰富的人文科学资料,为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所必不可少。中国历代朝廷都重视对经书版本文字的整理工作,这给后人的研究带来很大方便。在木版印刷术发明之前,经书经历了一个靠碑版石刻流传的时期,这种石刻的版本,称为石经。现在知道的最早石经,是汉代熹平年间(一七二-一七八)用隶书刻的《熹平石经》,立于洛阳太学。但据汉代人记载,当时还存在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古文经书。这古文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由于汉代没有刻石流传,至今已不甚…  相似文献   
2.
3.
上海图书馆最近在抢救历史文献工作中新发现《元飏墓志》及《元飏妻王氏墓志》拓本。这二方北魏墓志精品的拓本今日已属万金难求的珍本,就碑帖的文物价值而言,是仅次于孤本的。据民国出版的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载,这二方北魏墓志出土于洛阳城北的张羊村西北,姚凹村东。与墓志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些陶器,但无人出价收购,远不及二方  相似文献   
4.
《杨墓志》是尺寸最小的北魏墓志之一,刻于永平四年(五—一),凡十三行,行九字,字体为真书,但略带隶意,书刻甚精。据民国时编的《陕西通志》(《金石志》),此志出土于华阴县。但有关它的记载不多,而且直到九十年代初,还没有任何有关此志出土年代的记载。至于原石是否尚存人间,各记载或避而不谈,或说法不一,悬而未决。 清末民初人方若的《校碑随笔》著录此志仅聊聊十余字: 正书,十三行,行九字。原石不明所在,未 见著录。方氏可能是最早著录此志的,但他连出土地点都未记,可见对此志情况知之甚少。他称“原石不明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