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1994年11月三峡工程建设破土动工,到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至135米、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成功,整整十年了。从十年前我身背相机走进三峡,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至今,随着三峡工程建设日新月异,我镜头里的三峡时时换着新颜。大江截流,留住历史的瞬间1997年,中国有两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一是香港回归,二是长江三峡大江截流!这年11月8日下午,全世界的目光向这里聚焦:国家主席江泽民坐在了大江截流的主席台上,国务院总理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和5月,在“中华杯”’97全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和’97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评比中,我所拍摄的新闻摄影作品分别获得两个金奖、一个银奖、一个铜奖、两个优秀作品奖,由中国记协组织的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好新闻评选(图片系列)获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五个优秀作品奖,这在我们《中国三峡工程报》社还是第一次。我这次获奖的摄影作品,都是拍摄的三峡大江裁流的镜头,其中《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截流成功》(组照)分  相似文献   
4.
党报副刊在长期的新闻宣传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鲜明的特色和优良的传统。但是,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党报副刊要能赢得主动,实现办报办刊高出一筹,决不能故步自封,决不能僵化停滞。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作为一名专业报道三峡工程的新闻工作者,我深知自己的职责就是:用好手中的相机,全面真实的记录三峡工程,科学深入的报道三峡工程,拍摄典型新闻瞬间,编辑生动报纸版面,为三峡工程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读图时代,图片为报纸吸引更多的读者,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多拍新闻照片,多拍新闻摄影精品,以满足报刊的需要。“阵地”意识守“土”有责作为摄影记者,特别是作为一家  相似文献   
7.
现代报刊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采用新闻照片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对照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产生了好照片供不应求的现象。如何多出新闻摄影精品,满足报刊对好照片的需求,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提高摄影记者的综合素质。 一、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是提高摄影水平的前提 有的同志认为,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不同,不一定要有太高的理论水平,只要有一定的摄影技巧,就能拍出好的照片。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江泽民同志强调,在新时期,新闻工作者要搞好新闻工作,必须打好理论根底,没有理论根底,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记者。江总书  相似文献   
8.
9.
从1994年11月三峡工程建设破土动工,到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至135米、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成功,整整十年了。从十年前我身背相机走进三峡,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至今,随着三峡工程建设日新月异,我镜头里的三峡时时换着新颜。  相似文献   
10.
近水楼台苦“得月”———三峡大江截流摄影报道回顾孙荣刚在三峡大江截流的新闻报道中,我所拍摄的几幅新闻照片连续被十多家报刊采用。尤其是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在合龙现场慰问建设者以及三峡建设者在截流成功后含泪拥抱的两幅照片,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我所在的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