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解读哭泣     
最近的自己常会有想哭的感觉,也许大家会奇怪了,你要讲些什么?是想来抱怨或诉说自己的不如意吗?其实不是!自己细想想,最近流过的多一半泪水是因为美好,因为感动。有些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流泪、哭泣是懦弱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孙静雅 《大观周刊》2011,(21):114-114,110
提起孙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荷花淀》、《山地回忆》,还可能想到的是他的《铁木前传》、《风云初记》,对其后期的创作了解甚少。然而孙犁作为文学大师的实绩,主要在于他的晚年。晚年近一百二三十万字的散文《耕堂劫后十种》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在散文领域耸立起一座高峰。晚年孙犁初步彰显了思想家的气质,倾向于传统美学更使英文章耐人寻味,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把握自我,并在其与生活、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儿童与生活”入手,实施活动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品德课程的教学功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