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历史现象。宗教作为一种消极的意识形态,它可以成为反动阶级统治的精神工具,作为和某些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情感密切相关的宗教,它既是社会生活的组织部分,又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特别是在遭受异族侵略与内部压迫时,往往成为团结奋斗的神圣旗帜。正因为宗教具有这样的功能,因此在抗日战争中,日本除使用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外,还千方百计地利用宗教从事征服中国的活动,给中国人民的抗战造成严重的危害。然而在抗日战争史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它的研究,迄今  相似文献   
2.
3.
黄琴  孟国祥 《文教资料》2010,(9):228-229
文章以访谈及问卷的方式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贫困生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在某些方面存在误区。高校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贫困生战胜心理问题走上身心健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我们需要考虑和探讨的是:中日间的历史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历史问题认知对中日关系意义何在,历史问题是否可以绕过去,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做法,在历史问题上日衣人如何看待中国,影响日本历史认知的因素,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中日间的历史问题认知的正确取向。  相似文献   
5.
革命遗址是中国革命历史的实物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革命遗址包括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地、革命领导人故居、烈士陵园、纪念设施等。为发挥革命遗址的教育功能,人民政府在许多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物的基础上建  相似文献   
6.
关于日军掠夺南京图书问题的研究,已取得初步的成果,但是对利用图书资料为其侵略和统治服务,却鲜为研究者关注。对于当年在南京的“图书掠夺”行为,某些日本的当事人战后自说自话:当时“中国的大学和图书馆几乎都被烧毁,或者因难民的掠夺而丢失贵重图书资料。……在此情况下,日军接管的南京政府各机关的图书约88万册则免于散失,与其它文物一起得到了保管。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还有人认为,这是“国耻救济”的工作.“拯救了战火下的中国文献”。本文试图结合图书掠夺和利用两方面,对此作一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