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方电视台常常碰到这样一个难题:会议新闻多,尤其是一些本该避免的小会议新闻难以避免,有时还喧宾夺主。所以有人说,会议新闻是地方电视台的“软肋”。怎样搞好地方电视台的会议新闻,早已是地方电视台新闻工作者的热门话题。 地方电视台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应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当各种有关会议的画面充塞荧屏,有关文件内容成为惟一的解说词时,等于我们把新闻节目等同于文件,电视台作为新闻媒体的特性就会削弱,观众也有意见。我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推出 ,引发了中国电视新闻的一场改革。受其影响 ,全国各省、地(市 )台纷纷推出以揭露性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栏目 ,比如东南台的《记者行动》、广东台的《社会纵横》、河南台的《中原焦点》等等。这些栏目针砭时弊 ,宏扬正气 ,观众喜欢看 ,社会影响力也很大 ,并且大多能成为本台收视率较高的“精品栏目”。很多记者都喜欢在这样的栏目里工作 ,而不太愿意在新闻部充当“被动的传声筒”。他们觉得做新闻宣传工作没劲 ,当记者就应该做《焦点访谈》那样的记者 ,为民请命 ,为弱者讨公道。那么 ,新闻宣传工作是不是真…  相似文献   
3.
电视是一种画面与音响有机结合的传播媒体,比之书面传媒更具有现场感、真实感。电视新闻要求其所摄录的画面都应是真实的,现场的,因而是可信的。但是记对突发性的新闻事件不可能有预见性,这就导致摄像记无法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事发现场,记录事件发生的全过程。电视记最大的缺憾莫过于痛失第一现场了。但这并非是不可弥补的缺憾,现在在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现场再现(模拟),就是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