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说明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多次亲临上海从事革命活动。我们根据历史文献,以及有关同志的回忆材料,编写了这份资料,以表示我们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之际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切缅怀之情。由于我们调查、搜集的资料有限,加上水平不高,这份大事记可能有重要遗漏或不正确之处。恳请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补充、修改。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上海博物馆、广州中山图书馆、本院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生前曾多次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为拯救、振兴中国,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一“辛亥”前后的奋斗(一) 探寻上书李鸿章的门径一八九四年二月,孙中山偕陆皓东离广州赴上海,寻找上书李鸿章的途径。这是孙中山为重大政治事由而首次到上海。孙中山在上海见到了盛宣怀的堂弟盛宙怀,并交给他一封由原澳门海防同知魏恒替孙中山写的引荐信,魏恒在信中特请盛宙怀写信介绍孙中山往见盛宣怀。盛宙怀即手书致盛宣怀信,并将魏恒的原信一并附陈。孙中山与陆皓东还晤见了当时在上海的郑观应,以冀进一步打通往见盛宣怀,上书李鸿章的门  相似文献   
3.
宋庆龄在我国新民主义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同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为建设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宋庆龄长期与中共合作的原因是什么?应作深层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一九三七年开始了第二次合作,这次合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论联合政府》等著作生动地记载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总结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的伟大贡献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其成就之一是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指出:"这个宣言系此次大会之精神生命."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采纳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纲领,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6.
从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七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之所以能形成,并维持十年之久,虽然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与宋庆龄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宋庆龄努力促成国共两党的接触与联系,大力推动国民党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的正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始人——孙中山先生,从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四年,曾多次来上海。上海是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孙中山在上海,运筹打倒反动军阀,规划中国经济建设的宏伟蓝图;改组国民党,孙中山在上海的这些革命实践,为上海人民近百年的革命斗争史增添了光辉的篇章。今年三月十二日,是这位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逝世五十五周年纪念日。为此,特撰本文,以示纪念。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失败以后,于一九一八年五月离开广州来到上海。他为了继续“护法”,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完成民主革命的事业,决定首先打垮桂系军阀,夺取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