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当下的新闻传播业界有一种怪现象:一方面是长期脱离新闻一线采访实践的编辑在指导记者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的稿件也大加斧砍,常常使原本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丧失价值与鲜活性。  相似文献   
2.
当代新闻理论滞后甚至脱离新闻业界实践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还没有找到科学的研究方法,理论的建构不但缺乏业界实践成果的提炼,更没有根本方法的方向性指引。广泛深入探寻新闻理论研究方法,尤其是建构其"元方法",使新闻理论实现自身价值、走向成熟,是新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这种建构围绕"实践性"与"人学性"及其相互作用这个核心,设定其"元方法"的本质内涵,使新闻理论研究在方法论的层面"有章可循",为新闻学发展奠定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站在新闻学本体论的高度,在世界新闻实践的平台上来审视中国新闻学时不难发现,中国新闻学理论研究大多徘徊在新闻学的外围或边缘,主要表现在:中国新闻学在实践与人学上的双重无意识。当代中国新闻学,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学科体系,其建构视域多是局限在事  相似文献   
4.
宋万林 《新闻知识》2006,(12):24-26
新闻传播学博士不会写新闻消息,这是当代中国新闻教育的悲哀。它反映出新闻理论研究与新闻实践的“两张皮”;新闻教育之“学”与“术”的严重脱节;高等新闻人才培养目标的惊人错位。21世纪需要高水平的新闻人才,传统的新闻教育对此捉襟见肘。超越与突破传统新闻教育之桎梏,建构全新的新闻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模式是当务之急。“复式专才”的新闻人才培养目标,是当代新闻实践的总结与前瞻结果,在“四化”体系的支撑之下,它将使当代中国新闻教育重现生机。一、“复式专才”的内涵“复式专才”即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指21世纪的新闻人才应该是“…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新闻教育正面临三大困局:千系一面的同质化困局,媒介融合与高校新闻教育分割的困局,传播方式多元化与新闻专业学生去向的困局。高校新闻教育必须转型以适应媒介融合的需求,重新规划教育目标。国内研究者围绕新闻教育目标转型进行的诸多探索首先,国内有代表性的专著中提出的主张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在其《新闻教育改革论》中创造性地把新闻传播学定位在"文科中的工科";提出"新闻院系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业务技能,还要  相似文献   
6.
新闻频道的国际化传播是21世纪电视新闻传播的大趋势。随着多国面向国际受众国际频道的相继推出,构建好的国际传播新平台,用中国视角、国际眼光做新闻,我国才能在这场国际传媒影响力及话语权的争夺战中脱颖而出。改版后的CCTV-NEWS,从频道的节目设置、主播构成到新闻内容等方面,既有突破也有不足,期待能给中国对外电视频道的发展带来启示和动力。  相似文献   
7.
新闻学学科被国家确定为一级学科,加之高校扩招之后的新闻学教学点已经膨胀到661个,据此有学者说新闻学已经成为显学,似乎新闻学已经很成熟.  相似文献   
8.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无形资产,城市宣传借用媒体的宣传力量,建构城市正面形象,可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城市得到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记者最怕的是没有新闻可报,面对每天的任务.没有比无新闻可报更让记者头痛的了;新闻媒体的编辑、总编辑们也一样常常为缺乏有价值的新闻而坐立不安。  相似文献   
10.
原新华社山西分社借用记者高勤荣服刑8年之后,于2006年12月7日被提前释放。国内南方周末、民主与法制时报等众多新闻媒体对其释放大做文章,重提8年前高勤荣入狱之事,多为高勤荣鸣冤叫屈,认为高勤荣是因为当年报道山西运城亿元造假案得罪了高官而被陷害的。这个“记者高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