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汉字书法艺苑中的一种新的流派-中国现代指书正在崛起。这个流派的开山鼻祖,就是名的中国现代指书艺术家孟庆甲。  相似文献   
2.
论老舍的文艺美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文化生活成了激烈的政治思想斗争的舞台。那时,反对战斗的反人道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文艺功利主义的人有职业的文艺理论家,诸如巴人、路钥、马寒冰、冯雪样、胡风、钟惦华、陈企霞、陈亚丁及其他许多人。这些文艺工作者公开反对当时的文艺方针,他们的言论受到了经常作为政治责难的严厉批评。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作家、演员、艺术家,他们仍法较脚发展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理论,他们申的红些人如艾芜、巴金、丁玲、老舍、夏衍、田汉、曹民、沙河等双店负了文艺批评家的重任。这些大作家的文艺批评工作,通常使人感…  相似文献   
3.
在抗日战争时期及其以后的年代,中国诗坛上跃出了一批著名诗人——艾青、田间、臧克家及其他一些诗人.他们可称为中国新诗的杰出代表.在他们之中,名列前矛者理应属于艾青.艾青1910年生于浙江省义乌市.其真名是蒋海澄(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笔名另有莪伽等——译者注),艾青是其笔名——利用这一笔名,诗人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艾青的第一部诗集《大堰河》于1936年问世.该  相似文献   
4.
天才的研究家B·彼特罗夫(B·B·Пeтров)的学术兴趣的基本范围是19—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他发表的第一批著作,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中国文学典型新现象的研究。这些评论文章是:《新中国的文学》(1950)、《新阶段:关于第一届文代会的资料》(1950)、《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的中国文学》(1954)。这些论文几乎完全利用中国文学期刊上的资料写成。其基本目的是使苏联读者了解中国文学独具特色的发展过程,了解新作品的人物及其反映的问题。B·彼特罗夫最关心中国新诗,他特别感兴趣的是中国诗…  相似文献   
5.
6.
7.
本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俄苏汉学的发展脉络和前苏联学中国现代学研究的重大成果。指出,前苏联学对中国现代学的研究成果必将作为一笔丰富的化遗产被承传下来,它在促使“世界学”早日来临的进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关于泰山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是客观存在的 ,泰山学是人为形成的 ,泰山不就是泰山学 ,“泰山研究”也不能取代“泰山学研究”。既然存在一个博大雄伟的泰山 ,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这个“道理” ,就是其“存在”的内在真实逻辑关系 ,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数代学人的努力 ,不断对其“揭秘” ,逐渐形成一种系统化了的认识 ,运用学术话语、概念、原理体系将其外化出来 ,就形成了一门关于泰山的学问———泰山学。泰山学有若干分支 ,是一门文理交叉、学科渗透、以人文科学为主 ,但又关照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为营造泰山学 ,国内外学人必将付出艰辛的劳动 ,但也值得  相似文献   
9.
我与省图“结缘”,是在半个多世纪前的1957年。 1957年,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的命运发生了巨变:从一个国家器重的留苏预备生,“沦落”为一个“人人喊打”的“右派”。究其“根源”,祸起“留苏”:1955年我考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本应1956年出国,但因苏联政府压缩中国留学生数字,故缓期一年——到1957年出国。但到了1957年出国前夕,国务院又突然作出决定:今后停派留苏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天才的研究家B·彼特罗夫(B·B·петров)的学术兴趣的基本范围是19一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他发表的第一批著作,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中国文学典型新现象的研究.这些评论文章是:《新中国的文学》(1950)、《新阶段:关于第一届文代会的资料》(1950)、《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的中国文学》(1954).这些论文几乎完全利用中国文学期刊上的资料写成.其基本目的是使苏联读者了解中国文学独具特色的发展过程,了解新作品的人物及其反映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