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文章训释了《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缃油""驻手""挺生""迥发"及"标奇"五条词语,分析了词语的词义,纠正了错误的解释,亦可补辞书之缺。  相似文献   
2.
说“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埭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水利工程,相关的记载在魏晋时期开始见诸典籍。考察汉字“埭”从产生、发展到后来逐渐淡出人们文字记载的经过,便可以勾勒出这一工程在中国水利史上的历史轨迹,了解到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作为水利工程的埭给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及这影响在现代的回声。  相似文献   
3.
请閒与清闲     
“请閒”与“清闲”是汉魏至南北朝史书中较为常见的两个词语,由于形似义近,不易区分,《中文大辞典》与《汉语大词典》在相关的立目及释义方面均有讹误,先彦时贤论及此二词时亦或有不明①,今一并述之。 先释“閒”字。《说文·门部》:“閒,隙也,从门月。”。②是“閒”乃会意字,本义为空隙,引申则有“空闲”义。如: 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閒,从容言子楚 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 2 508页)③“承太子閒”,意谓趁太子闲暇之时。又如: 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今时上 不坐…  相似文献   
4.
在《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印度故事》一文中,陈寅恪先生阐明“以舟称象”及“断肠破腹”以疗疾的故事皆源自印度。①季羡林先生于随后完稿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中谓“又得一例证,非但见于《三国志》,而且见于《晋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即“天竺佛典往往载世尊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种好,此本天竺固有信仰”,自《三国志》记魏明帝“天姿秀出,立发委地”、蜀先主“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始,“其后史书于帝王姿貌记述,遂多采天竺相好传说以杂糅其间,《晋书·武帝纪》,《陈书·高祖纪》、《宣…  相似文献   
5.
提高中文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可以考虑下面这些举措:优化课程结构,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并跟踪特定方向的最新发展;落实必修环节,强化技能训练,以发展研究能力;加强过程管理,增加形成性考核,以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加强社会实践,培养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依托学科团队,强化集体指导,以落实培养要求。这些举措易于操作,便于管理,能有力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文研究生课程改革应面向社会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强化理论和方法类课程、增加科研工具类课程、加强写作能力培养和研究范例教学.应该大力减少课程数量和授课时间、科学设置一级学科学位课程、合理设置方向选修课程、认真落实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口径宽、能力强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成为汉语研究的热点,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理论不断创新。在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相对薄弱的环节,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语料范围有待扩宽,研究方法上还要与现代语言技术和现代汉语方言相结合。本文拟从常用词概念、研究历史、研究内容及范围和研究方法等角度对汉语常用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8.
主要讨论称谓词前加人称代词这一语言现象,具体以"家""舍"类词语为例。文章认为"家、舍"类称谓词前可加第一人称代词"我",构成语义上的复指关系。"我+称谓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用法,与常见用法有别,明清时期常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