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田荣  尹维 《新闻前哨》2001,(8):38-39
电视新闻话语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记者、主持人现场见闻直播,现场同期采访当事人、见证人、一般民众和权威人士,画面,解说词、背景声音和音响效果、特技字幕及其它处理。这些表现形式如果运用得好,就会与新闻内容相得益彰,让一条新闻精彩、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运用得不好,不到位,就会使一条新闻平淡乏味,甚至真实性也大打折扣。笔者干了一段时间的新闻后期编辑工作,常常看到一些本来很吸引人的新闻事件,由于记者在表现形式上的欠缺或不当,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令人十分可惜。概括这些表现形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田荣  尹维 《新闻前哨》2001,(11):25-26
大众传播媒介总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如今,网络传播正逐步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与信息的重要媒介,并对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形成挑战和冲击。无论是传统的新闻传播还是现代意义的网络新闻,作为主体的新闻都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客观公正依然是新闻的生命。因而,越是传播方式的革新,越是要在发展中加深对新闻客观性的关注和思考。 一、认识新闻客观性 在哲学上,“客观性”与“主观性”相对,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特性,历来被视为属于以客体为尺度的科学性或真理性认识论问题;在新闻学上,客观性是指新闻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