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对于一个学科来说,"想象力"主要表现为一种普遍联系和视角转换的能力.传播学从诞生到发展,一直贯穿着"想象力"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但是,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却失去了"想象力".本文在梳理中国传播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了缺少"想象力"的危害并且尝试给出了寻找"想象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收视行为碎片化为背景,以省级卫视的节目编排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碎片化新特点的基础上,认为部分省级卫视节目编排方式没有跟进受众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进而探讨了碎片化收视时代省级卫视节目编排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海外华人中,群体意义上的集体记忆普遍缺失,海外华文媒体对国族认同的叙事因而走向了中心舞台,用各种方式唤醒华人的集体记忆.只有"借助集体记忆,借助共享的传统,借助对共同历史和遗产的认识,才能保持集体认同的凝聚性"①,达到展现民族文化、构建国族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主持人兼制片人现象在我国电视界极其普遍。仅就中央电视台而言,赵忠祥是《人与自然》的制片人,崔永元是《实话实说》的制片人,亚宁是《中国音乐电视》的制片人,倪萍是《聊天》节目的制片人,汪文华是《曲苑杂谈》的制片人……至于各地方台更是不胜枚举,大有一轰而上的趋势。为此,对于这种现象有必要进行一番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