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去年9月,我淘到一些民国时期的契约,其中有一张民国37年(1948年)的借据,这张借据的不平常之处,就在于上面借的不是钱,而是棉纱。1948年8月9日,国民党政府开始发行金元券,规定每元金元券的含金量为0.22217克,但不能兑现,以金元券1元折合法币300万元的比率收兑急剧贬值的法币,并强制收兑民间的金银外币。金元券并无现金准备,发行又无限制,结果使币值猛跌,物价暴涨,金元券以比法币更快的速度膨胀不到10个月,发行额就增加65万倍,物价上涨超过120万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以保值的棉纱取代金元券,成为流通货币。  相似文献   
2.
师文涛 《收藏界》2013,(2):54-54
2007年11月11日买到一枚极厚重的宝云局部颁式咸丰当十钱。此钱文字清晰,品相精美,铜色偏红,直径39.3毫米,厚4.5毫米,重36.1克。宝云局的咸丰当十钱,在清朝所有咸丰大钱中应该是铸造数量最多的,版别也较多。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在这一个世纪里,云南也同全国人民一道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铭记历史,每个事件都会留下纪念章。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我们收集、保存着这些铭刻历史的小小证章。在此,辑录几枚反映云南重大历史事件的证章,以纪念证章的主人及祭奠那些为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  相似文献   
4.
师文涛 《收藏》2021,(3):55-55
在近期一个钱币拍卖平台的直播中,我看到一枚心仪已久的黄铜质大清铜币中心“滇”二十文铜元(见图),虽然价高,但机不可失,遂将其购下。至此,终于得到了这枚梦寐以求的藏品。回想我初涉泉河时,转遍县城所有书店,终于寻觅到华光普编著的《中国古钱目录》和《中国铜元目录》。  相似文献   
5.
师文涛 《收藏》2013,(11):94-95
云南新龙三钱六分银币被泉界称之为“半开”,其在云南经济及货币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在流通领域它是辅币,却一度占据着主币的地位。它以铸造时间长(从清朝一直到民国)、数量大(特别是民国时期)、成色杂(高至八成,低至四成,甚至有镀银、铜质、锡质的半开)、版别多(据说有10多种,甚至更多)而著称。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11日买到一枚极厚重的宝云局部颁式咸丰当十钱。此钱文字清晰,品相精美,铜色偏红,直径39.3毫米,厚4.5毫米,重36.1克。宝云局的咸丰当十钱,在清朝所有咸丰大钱中应该是铸造数量最多的,版别也较多。这种钱在云南极为常见,我收藏有70多枚,其中部颁式的也有近20枚。在我收藏的部颁式咸丰大钱中,除这枚外,直径最大的40.7毫米,最重的26.8克,其他大都在18~25克之间,很少有重量相  相似文献   
7.
师文涛 《收藏》2018,(12):76-76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915年,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登基。1915年12月,蔡锷秘密离开北京,转道到达云南,与云南都督唐继尧及李烈钧、方声涛等秘密召开会议,歃血宣誓,反对袁世凯称帝。同年12月25日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  相似文献   
8.
师文涛 《收藏》2018,(7):90-90
笔者第一次看见“兴朝通宝”钱时,觉得很奇怪,历史上并没有听说过“兴朝”这个年号,一般的历史教科书中也没有,这种钱到底是什么时候、又是谁铸造的呢?  相似文献   
9.
师文涛 《收藏》2020,(3):140-141
同治年间(1862~1874年)铸钱数敷锐减,全国铸造流通钱币的地方很少,只有户部宝源局、工部宝泉局、江苏宝苏局、四川宝川局、福建宝福局、广西宝桂局、江西宝昌局、云南宝云局、宝东局、宝州局等钱局有所铸造,好多省份只有部颁样钱存世。从笔者收藏的实物来看,云南宝云局铸造的同治通宝,主要有平钱和当十两种:其中平钱的面文书写风格大同小异,外形上有大小样之分。大样的直径25毫米左右,厚1毫米,重量在3.2~4.5克之间(图1)。  相似文献   
10.
师文涛 《收藏》2016,(11):49-50
永历通宝是南明时期桂王朱山榔永历年间(1647-1661年)所铸,前期以小平钱为主,后期转战贵州、云南,以折银钱为主,包括壹分和五厘两种。由于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铸,因此大小、轻重、厚薄、文字书写风格干差万别,再加之文字资料的缺失,对于其铸地只能从实物和风格来确定。笔者根据收藏的钱币实物,结合其他方面的研究资料,认为永历通宝折银钱主要可划分为三个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