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席玉虎 《传媒》2008,(10):65-66
文化积累离不开文化创新,而教辅报刊担负着文化创新的重任。编辑工作是报社各项工作的源头,编辑不仅有传播思想、传递信息的职责,而且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运用新角度、新语言,更新形式,改造内容,为人类增添新的文化财富。因此,可以说创新是编辑活动的实质,编辑是新知识领域的开拓者和新成果的催生者。在报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编辑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辅报刊的前途和命运。新时代的编辑需要各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是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礼貌现象的普遍性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而礼貌理解的文化差异则常常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语用失误表现在方方面面,礼貌是制约语用的规则之一。本文拟从对比、分析汉英语用失误现象入手,重点讨论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的关系,旨在通过对比分析英民族和汉民族的各种文化特性,有意识地注意各自语言的特点,以顺应差异,防止表达失误,从而达到正确运用语言的目的,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席玉虎 《传媒》2007,(3):23-24
编辑:求高、求准、求新,打造文化精品 编辑质量是报纸的根本,是市场竞争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产品,也就没有读者和市场.一直以来,英语周报社把编辑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抓不懈.首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提高编校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社会使命感.同时,报社成立了报纸审读中心,制定了评审制度和细则,加强报纸评审工作,实现了编辑互评、教学一线教师评审和英语专家评审三位一体的评报方式.报社除了将报纸定期送往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审读中心检测以外,还将报纸送交中国外语教学期刊质量检测中心,尽管新闻出版总署对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但我们要严格用检测英语教学期刊的质量标准来检测报纸,不断提高报纸的综合水平,因而<英语周报>已连续7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报纸".  相似文献   
4.
2004年,对于中国教辅报刊界来说,可谓多事之秋.在全国实行"一费制"后,由于媒体的广泛宣传,学校的老师和领导们不敢集体征订和推荐教辅,直接影响了中小学对教辅报刊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形成风格拓展市场--《英语周报》发展历程与经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周报>是一份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师范大学主办的报纸,创办于1983年4月.办报21年来,我们走过了一条风风雨雨、艰辛与坎坷相伴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英语专业类报刊属于教育报刊范畴,编辑所做的是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工作。英文专业类报刊的编辑则首先应有英语语言的专业知识和与其相关的各个学科的一般知识,否则,就很难胜任工作。我们认为这里存在知识上的“广博与专深”的辩证关系,知识结构中“沉淀与前沿”即“旧与...  相似文献   
7.
"一纲多本"的推行和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导致教辅报刊社不得不开发出多版本与全国数种甚至数十种不同的教材配套.在这种情况下,教辅报刊同质化就成为必然.这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一是编辑思路,从版面风格到栏目设置,千报一面;二是运营方式,从营销策略到发行手段,相互模仿.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份报纸,不管当初是如何凭借差异化进入市场的,只要在市场中还存在满足同类目标读者需求的其他报纸,寄希望在质量、价格、渠道上制造差异来获得竞争优势的手段其实是相当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席玉虎 《传媒》2005,(6):53-54
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申奥、申博成功以及教育方针和外语教学教材的新一轮改革,在全国上下形成了持续的外语热,为<英语周报>创造了发展的氛围,这是英语周报社不断前进的最大因素.在22年的办报历程中,报社坚持"求高、求准、求实、求新,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以兴学育人为己任,服务教育为根本,努力把报纸做成文化精品,并依托质量、服务、管理、教研和公益事业,打造<英语周报>品牌,提升竞争力,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席玉虎 《传媒》2006,(9):64-65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是专业报纸创新的前提.思维创新应该有三个方面:第一,认识的创新.必须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专业报纸市场的机遇和挑战,重新来审视现有的市场格局与营销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的运营模式和方法.第二,方法的创新.有了新的认识,就需要大胆地尝试新的机制,使用新的方法,逐步改变传统的编辑、发行和管理框架.第三,理念的创新.以科学的心态看待报业变化,以市场的规律权衡进退,以读者的需求衡量得失,以有效的数据辅助决策,创新一切可以创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质量是报刊的生命.任何一份报刊,要想办成功,办出色,要想得到读者的欢迎和认可,就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而这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又是报刊生存的基础,报刊运作的动力,报刊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