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如何充分利用受众“眼球”?从广告媒介自身属性人手思考.不失为方法之一。根据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强弱,广告媒介可分为主动媒介和被动媒介。所谓主动媒介,是指媒介对受众注意力的吸引非常强,能够把其承载的广告讯息主动地推(push)给消费者,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接受,如电视、广播等受众完全可以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接受此类媒介所传达的讯息.在不自觉中受到广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江总书记“四点要求”看编辑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前,男性形象在广告中频繁呈现,形态多样,对广告效果及社会文化影响深远.广告创作运用男性形象,应注意塑造性别范例、维护两性和谐、确保形象健康、演绎品牌个性.  相似文献   
4.
广告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人们之所以需要广告,正是因为对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缺乏相应的了解。然而,在如今的买方市场语境下,由于可供选择的商品或服务无以计数,各类广告铺天盖地,消费有限的注意力越发“捉襟见肘”,难以应付。如何有效吸引消费眼球,实现广告效益最大化?比较广告给我们开创了一方新天地。由于在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每种技术、媒介都会塑造环境,并形成一定的传播倾向。通过把飞瓜数据抖音视频政务类月榜单的前十名作为分析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短视频编码分析,结果表明,抖音政务号构建了多符号聚焦、表征性主导的感知环境;多感官延伸,多素材环绕的符号环境;多媒介共行,新时代特色的社会环境。形成了空间、多感官延伸及场景融合方面的媒介偏向。准入门槛放低,群体边际延伸,信息传播更开放平等,但也造成了空间文化盛行,信息传播浅表化、碎片化、非线性化逻辑思维渐成典型,而缺乏深度。  相似文献   
6.
常燕民 《新闻界》2006,(5):122-122,128
作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重要纽带,广告要实现营销目的,同时真正承载起诸多社会责任,必须适应消费者心理并对之进行科学引导。夸示性消费与劳作本能作为彼此相关又互相矛盾的两种基本消费倾向,综合分析二者对广告的影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名人因其固有的知名度与感染力。历来是广告创作中的重要元素。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因名人(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致“马价十倍”的记载。如今,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政治、体育、文化、娱乐等领域的知名人士更是成为众商家竞逐的对象,耐克、阿迪达斯、力士、欧米加、宝洁、欧莱雅等世界知名品牌都是名人广告的实践者与受益者。  相似文献   
8.
《播报多看点》是湖南卫视2004年11月15日开播的一档大型新闻生活类节目,每周一到周五12点30分播出,日播40分钟。该节目面向全国市场,内容锁定为为生活服务的新闻,为个人服务的活动。节目主要特色表现为时尚化的处理新闻,个人化的心理援助,积极凋查百姓所关注的新闻,分为“播播事务簿”“H3街头报报”“重案看点”“专案看点”四个板块。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救援信息传播的中介化机制为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救灾援助创造了许多新的可能。本文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期间社交媒体中传播的救援信息进行研究发现,本次灾害中救援信息传播存在的“可见”与“连接”两种中介化机制,不仅为受灾人员提供了稳定的情感联系与社会支持,还在社会中凝聚起救灾援助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10年3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7687.2万户;1至3月,累计净增2948.9万户。到2011年,我国3G网络将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的城市和大部分县城、乡镇、主要高速公路以及风景区,届时3G用户将达到1.5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