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3篇
  201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解放日报》是我党革命时期贡献最大、影响最深的报纸之一。在延安整风运动过程中,《解放日报》的改版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标志,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指导全党的组织和建设工作。本文采取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改版前后的内容比较,探讨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价值诉求,并提出几点对于现如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京剧被人们称为"国粹",唱京剧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娱乐活动,2010年京剧被收录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拍摄的《京剧》这部纪录片里,舞台表演艺术呈现给我们了一场鲜活的场面,历史语言的加工演绎更令观众印象深刻,剧中的情景再现穿插回忆,更是把我们带到了京剧最为繁荣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史,把握逻辑关系,扩大理论视野,反思现实问题,构建中华民族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由制度化或组织化方式构成的新闻就是制度新闻、组织新闻,即职业新闻。"显然非职业新闻的概念非此即彼。如今,职业新闻与非职业新闻已经悄然融合在一起,包围着我们的信息世界。本文旨在厘清这两大日益淡化的概念,重申新闻专业精神,恰如其分地引入"群众办报"的观点,激发起对未来新闻蓝图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下产生的民生新闻,即通过运用多种媒介平台、带动各种新闻参与分子活跃运动,进而推动新闻事件不断发展并呈现在公众面前。本文通过对西安电视台《直播视线》栏目采、编、播等一体化机制的呈现,探究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生产机制的新特点。本文的研究特色主要从新闻生产的本源入手,着重分析媒体、记者以及新闻当事人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所产生的相互关系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如何运用媒介平台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这对客观性地展望媒介融合发展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帮忙"类电视节目大多在民生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经过改版创新逐渐独立成为一档大众喜闻乐见的民生节目。近年来,这类节目在省级卫视乃至地市级电视台都能找到,传播内容、传递模式形态各异,"服务"意识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革。厘清这类节目的互动性传模式,在自媒体与新媒体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中,形成了以红色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规律性认识,红色基因库作为红色文化传承的载体与资源,是当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教材和“活”的课堂。构建红色基因库传播体系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在现代文明的观照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历史证明,构建红色基因库传播体系的深刻内涵是展现“第二个结合”的文化新形态,增强“四个自信”的思想自觉,建设中华民族文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逻辑结构是把握意识形态要求,掌握传播规律,积淀成功经验;赓续红色文化创新路径是在构建红色基因库传播体系当中,运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共同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两者的有机结合是课程思政的应然之举,也是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依托于教材思政的教学资源支撑,在教材建设方面不是思政与专业内容的双向叠加,更不是对西方理论范式的引用和中国材料的说明,而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教材内容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材设计中充分融入“三全育人”的要求,在教材建设队伍中引入高素质人才队伍,采用高标准教材质量控制体系,打造高品质媒介素养类教材,推动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