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庄和灏 《兰台世界》2016,(19):120-124
作为19世纪下半叶以来法国对华外交的基石之一——保教政策,由于法国自身所面临的国内外诸多挑战以及来自中国方面的激烈反抗,开始丧失其原有的重要地位。为扭转颓势,法国方面曾对其进行矫枉过正,但最终仍难免被实际取代之命运。通过对这一保教政策逐渐失势的历史梳理,不仅可以就以往法国保教政策予以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解读,同时也有助于增进有关近代法国对华外交决策机制、影响因素等问题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年,民众的顺从心理和讲求实际的态度导致他们对社会政治的冷漠。而商人对社会安定的渴望以及依赖政府获取外资的利益需要,亦注定了他们很难再现辛亥革命时期的作为。同时引领社会变革的革命派忽略了对民众、商人政治态度的关注与引导,结果反对袁世凯专权的斗争只能是孤军奋战,其教训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3.
4.
庄和灏 《历史教学问题》2020,(1):55-63,165,166
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国军表现虽有亮点,但大部分时间却令人失望。虽有中日两国综合国力、军力等客观差距,但是来自国民政府方面的主观因素亦是不容忽视的关键掣肘。无论是官兵健康及后勤保障,抑或者军事训练质量,还有国统区民众应征,种种问题症结都一再体现了国民政府以及国民党决策层在备战阶段、开战以后对其治下国情、军情、民情等应掌握信息的不对称,甚至是明显的偏差,同理可溯的还有国民政府持久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相似文献   
5.
革命是20世纪初叶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作为晚清中国政治的重要拼图——列强,不仅对此予以极大关注,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介入其中,企图影响中国革命。本文以法国外交部档案为主要研究依据,借助法国官方视角,通过对法国与孙逸仙合作这一事例的考量,在建构近代法国对华外交的侧重同时,拟对孙逸仙革命以及近代中国的出路等问题加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6.
庄和灏 《教育文化论坛》2019,(1):99-103,139
将本科教育放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是当前全国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贵州大学历史学本科实施合作学习教改实践作为具体个案,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历史学专业本科教改有效实施、人才培养等方面掣肘的深入剖析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索,从而为新时代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某些较有针对性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1903年发生在上海公共租界的苏报案震惊中外,围绕是否引渡涉案人员以及如何量刑等诸多问题,清政府与在华列强,及在华列强之间展开了反复的争斗。通过对法国外交部馆藏1903-1904年《苏报事件》档案的解读,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列强干涉清末中国问题的研究,同时通过法国外交官视野也可就清末中国外交之窘境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