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已悄然来临。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馆 ,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建立网上档案馆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一、建立网上档案馆的必要性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必然会产生大量各种类型的文件 ,这些文件无论其数量还是价值 ,都将是空前的。而传统意义上的档案馆 (室 ) ,面对如此繁多的工作任务 ,必将难以胜任。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时代的深入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必将更多地依赖虚拟的网络世界 ,人们的交流、沟通都将通过电子…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指出:“党的建设问题,从来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新时期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应体现这个指导思想。” 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联系在一起,保证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并在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过程中加强党的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党的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方法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一整套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的科学概括与总结。它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供了一系列的中间环节。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认识到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实现“结合”的中间环节,没有这个中间环节,就不可能实现“结合”。可见,学习毛泽东方法论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家通用语言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字方面的专门法律。为更有效地学习、贯彻这部法律,应正确处理好“刚性与柔性、法律与法规、立法与执法、规范与艺术、稳定与发展”等5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国内外大学生音乐素质对比,介绍了国外先进的音乐素质教育理念,针对目前国内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素质普遍偏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即推行"大学音乐"课程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在智力和情感上平衡发展、健康成才,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毛泽东在其伟人的生涯中非常重视民族和民族问题。总是把民族问题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解决。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7.
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的社会关系,发展和谐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新疆的前提和基础,是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对构建和谐新疆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助于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意识,从而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新疆的和谐稳定。目前,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构建和谐新疆,就是要结合新疆的特殊区情,在解决各种民族矛盾中推进新疆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8.
关于"语言学概论"内容与方法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语言学概论自开设以来就存在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从学科体系来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另一方面,其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为语言学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其内容和方法提出尖锐批评。本文对这些观点进行反思,并提出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认为构建教育硕士"一点二线三面"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克服目前教育硕士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一点,即以在校期间知识与能力的有限发展为未来教学的无限发展奠定基础作为一个关键点;二线,即以理论框架建构与多层次教材建设作为教学发展双主线;三面,即以互动对话、适度自教、教育实践作为具体教学过程的三大操作立面。这一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语文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所谓"音乐",可以理解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即"音"是内容,而以"乐"的形式表现出来。无论经典的古典音乐,还是现代的电子音乐,无论它们的形态、风格和音响特点有多么大的差异,当我们探索它们的理论根基时,最终都将归结到对"音"的理解和认识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