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1.
今年初由我局自主研发的项目《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城市窗口天气自动配音技术》通过省局验收,合成的语音没有以前的机器音,听起来自然流畅,观众普遍反映效果很好,目前这项技术已运行半年了,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本文将侧重分析如何实现语音词条的拆分及语音库的建立,使合成的语音效果跟主持人日常配音一致。  相似文献   
2.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电视台是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产业化浪潮的推进,在电视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县级电视媒体却面临着极大的困境。造成中国当前县级电视台现状的最根本的原因是隐藏在其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本文系统分析了这种体制性障碍的生成过程,认为县级电视台的发展不能"一撤了之",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突破这种体制性障碍。本文还研究县级台的历史使命,县级台民营化是否会影响我党的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县级台的跨地区、跨行业并合在现有行政体制下是否可行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媚俗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多年以来一直受到多方的口诛笔伐,更多的人也将媒体媚俗的主要原因归为媒介专业主义的缺失,并将这种责任完全归于媒体本身。然而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媒介并没有这么大的力量来操控社会的运转,媒介专业主义的缺失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商业主义、消费主义、公共空间、体制空间、文化浮躁等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网络运动:社会运动的网络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社会运动的理论,对社会运动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社会运动在动力机制、重构舆论场、建构集体利益与认同、话语策略等方面发生的转向.网络社会运动还进一步推动了电子协商的发展,这将重新建构公民社会的基础.国家的体制化能力规定了社会运动的发展方向,网络社会运动对社会变迁的作用仍然存在积极和消极两种可能性,要警惕网络群氓和网络暴力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