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张友国 《新闻前哨》2003,(11):14-15
突发事件,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先兆,突然发生,让人措手不及的重大事件。这类事件通常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具有重大影响,因而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是各种媒体争相挖掘的一座新闻富矿。同时,由于突发事件常常伴随着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后果,突发事件的报道往往涉及到受众的心理和情感、社会秩序的重建和稳定、灾害的应对措施等诸多方面,使得新闻传媒在如何对待和处理这类事件上产生了争议。  相似文献   
2.
中亚五国独立后,国际战略地位日显重要,其战略地位由其重要的地缘政治位置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及有关各方面指标所决定。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亚成为国际战略格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中,公共空间问题是一个重要相关变量。多民族国家围绕公共空间进行政策设计时,就产生公共空间政治。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中的公共空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公共空间具有民族文化符号承载性和政治社会化功能。由于公共空间在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越来越多的国家试图通过公共空间的象征符号强化国家身份,或者为公共空间重新命名,让文本、口号和地名的使用占据公共空间的核心,或者通过公共建筑强化国家认同,通过视觉冲击强化政治效忠。由于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中的公共空间与传统、认同以及权力有着密切的关联,又有助于政权的稳定性与统治的合法性,因此,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中的公共空间政治的特点表现为两种不同的路径:其一是文化民族主义路径;其二是整合主义路径。虽然不同国家对于公共空间政治的路径选择不同,但实现国家认同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也可以在本国历史与传统的基础上,重视"符号"以及由符号建构而成的意义,借鉴他国的公共空间政治社会化模式,在"差异性"与"统合性"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与缓解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团体、企事业组织、高等院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行业协会等领域出现了大量的软法律规范,这些软法的出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软法规范对民主参与、利益衡量、公平正义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功效论述了软法之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治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国家都可能会面临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在对这些公共危机进行处置管理时,政府需要承担政治责任。这种政治责任可以分为积极政治责任与消极政治责任。积极政治责任是主动承担型的政治责任,对应的是服务型政府。消极政治责任是被动承受型的政治责任,对应的是官僚刺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公众需要一个富有积极内涵的服务型政府,并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勇于承担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6.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群共同体,也是一个亚文化群体。亚文化与民族认同总是伴随而生。民族认同的极端化极容易演化成民族分离主义。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主文化与亚文化、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这两对关系对防止民族分离主义的产生,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主导政治文化呈弱化趋势,政治社会化手段缺乏创新,政治社会化实施主体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主导政治文化建设,优化政治社会化途径,加强高校政治社会化实施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属于多族群国家,都面临着协调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由于在认同的对象和来源方面存在着固有的差异,再加之经济与文化心理方面的因素,多族群国家不得不经常面对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失谐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多族群国家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应是在大力发展经济并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的基础上,承认双重认同与文化多元,建构一元政治意识,从而实现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目标。  相似文献   
9.
民族自决的两难困境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自决理论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话题,尽管目前诸多中外学者从历史学、法学以及国际关系三大角度对民族自决给予不同的阐释,但是民族自决依然存在两难的困境.因此,对民族自决的概念做出相应的准确界定、分析民族自决对正义的理想追求和对秩序的现实追求相互冲突的两难原因、并在上述基础上探讨摆脱民族自决两难困境的经验模式,将有助于多民族国家消除民族分离主义威胁、构建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道德意志是连接道德内在心理与外在行为的关键环节和纽带,道德意志一旦形成,在个体的道德意识生成和道德行为选择以及社会道德生活中,就成为道德发挥作用的强大精神动力和调控力量,就能够成为个体德性的守护神。具体而言,道德意志具有目的定向、动机优化、情感调节、行为控制、人格塑造、境界提升等多方面的功能。正确认识道德意志的功能,有利于人们在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育道德意志,养成坚定而良善的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