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1.
一、拓展收集空间,加强馆(室)藏建设 加强馆(室)藏资源建设是提高档案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工作重点.档案收集工作更是如此,它要紧紧围绕当今社会的形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利用为目的,不断拓展收集空间,及时把握收集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将档案馆(室)资源建设工作向前延伸,使档案资源结构在时空上实现合理布局,使档案信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最终达到档案信息资源永久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健全信用档案管理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向远 《浙江档案》2002,(12):12-13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就一个企业或一个人来说,它是立身处世的准则;对一个国家来说,它是一根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链条,也是经济发展的政治基础,法律健全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绍兴县鲁迅中学以室藏档案为基础,利用报刊、图书等资料,征集一部分师生个人珍贵的资料,结合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于1998年和2000年两次在全省中学系统中首家通过省二级、省一级档案达标升级考证,所编的专题资料,得到了考评组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4.
张向远 《浙江档案》2005,(12):16-17
档案汇集着大量的知识,记载着丰富的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信息资源。人类步入信息时代,档案的价值更显突出。现今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信息在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图书馆、博物馆等无法替代的。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前往图书馆、博物馆参观、获取信息者络绎不绝,档案馆却门庭冷落。原因何在?从表面看,是社会公众缺乏对档案、档案馆文化属性的认识,换言之,是整个社会缺乏一股浓厚的档案意识。从深层看,则是档案馆自身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意识。这个时代要求档案馆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出发,全方位拓展社会功能,塑造良好形象。笔者…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分析综合档案馆编研工作的现状入手.提出了要从优化馆藏、了解利用需求、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编研工作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绍兴市四届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05年逐步把绍兴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在2000年公祭大禹陵活动期间,以省社科院资深研究员董楚平为代表的几名学者认为,绍兴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物古迹众多,国际影响大,适当的时候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化名市建设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本质上说,是同一回事.这项目光长远的建设向全市档案工作者提出了一项极其紧迫并十分繁重的任务,本文就此谈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