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教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宏莹 《新闻战线》2012,(12):80-82
在西方媒介管理体制中,媒介责任主要是指大众媒介对支持、推进民主进程负有基本责任之信念。也有人将媒介责任定义为媒介的社会义务与期望。媒介责任指向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具体则是指政府、媒介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对媒介责任进行全面界定和评价,有利于厘清媒介所应承担的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共传播是组织传播和媒介规范的交叉概念。作为推动民主社会进程的机制构成,政府公共传播是基于公共决策、信息接近和社会责任的最佳社会决策框架而建立的“公共话语系统”。社交媒体重构了政府公共传播的要素指涉语境,“秩序协同”成为我国政府公共传播话语实践的主导模式。通过运用语境重构方法对微信平台的政府公共传播多元话语主体生成的关键文本进行文本间语境重构分析,以检验政府公共传播各行动者在社交媒体的策略实践能力。研究发现,在重大公共事件传播中,官方机构以“权威发布”的强话语文本建构公共传播“主调”,并通过机构间文本互文和修辞维持话语秩序。媒体文本对政府文本,尤其是关键文本高度依赖并将“协作修辞”作为其主要话语策略,此外,公众参与政府公共传播的话语空间仍然有限。据此,本文提出了我国政府公共传播的“协同责任”媒介规范理论,主张社会责任论与公民参与相结合的责任协同范式。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的对外传播已走过70年的风雨历程。受到国际环境变迁的影响,我国的对外传播也历经了从国际话语权的缺失到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强大的演进过程。按照影响我国对外传播体系建立与发展的重大社会制度变革和技术变革等关键历史节点,我国对外传播的发展进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1949-1978年)、形成期(1979-2000年)、发展期(2001-2013年)、强大期(2014至今)。  相似文献   
4.
“媒介化”(Mediatization)概念主要是用来理解媒介对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性。挪威传播学者郎白①指出,“媒介化”是指在这个高度现代化社会中的社会变迁以及在这些转型中媒体和中介传播的作用。在晚期现代性阶段,“媒介化”几乎影响了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语言四大技巧之一。对于教师来说,训练学生使用阅读模式以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阅读理论及模式,通过对两组学生的分析对比,总结出阅读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