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对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进行清理,采取公共频道的运行方式,实现县级广播电视机构的职能转换,这对县一级广播电视台的自办节目来说,无疑意味着再一次的重大调整。但国家实行这一政策的初衷并不是想以牺牲县级台的节目生产为代价来换取我国整个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而只是想通过对全国各级广播电视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新的体制优势,以利于今后在更加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中增强其竞争力,以确保其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县级台的节目生产仍然是全国广播电视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县级台点多面广,队伍阵容强大,且处于城乡的接合部,具有非常明显而独特的节目创作的区位优势,它们的集合构成了中国整个广播电视产业强大而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电视新闻自从八十年代初期普遍采用了先进的电子采编录设备(ENG),且逐步与新闻记录电影分道扬镳以后,它在寻找自己个性的道路上艰难地摸索着。随着对电视规律和特性的认识的不断深化,电视已逐渐摆脱了新闻纪录电影的巨大阴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青睐,大有青出于蓝,掩抑群芳的态势。分析它的魅力的独特之处,不难发现,现场性是其主要因素之一。它所  相似文献   
3.
由于缺乏对新时期广播地位、作用的应有认识,农村广播事业受到了空前的冷遇,而这种多年的冷遇更使得这张本已陈旧的网络更加支离破碎,农村广播事业的基础已变得虚弱不堪。这种状况也严重地制约了广播事业进入新世纪后应有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地影响了广播节目从业人员办好广播的热情。我觉得,农村广播在进入新世纪后不仅没有相形见绌,反而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赢得了新的生存空间,它的固有魅力在新世纪的阳光下不仅没有丝毫逊色反而更加楚楚动人。  相似文献   
4.
电电视新闻特写以其俊俏活泼的形象在电视新闻中的出现,改造了电视新闻过于格式化、缺乏灵活和生气的形象。特写的成功,使电视新闻获得了能更有效,更灵便地反映生活的一种手段,因为电视特写这一文体,是最符合电视特性的一种新闻文体。电视新闻特写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具体的描述而非概括的叙述新闻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信息。作为短、平、快传递信息的有力载体的消息,在任何时候,都是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5.
现场播报是最符合新闻本质要求和电视特性的报道方式。但现场播报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词儿,以前我们提倡的是广播电视的现场报道。现场播报与现场报道尽管只有一字之差,而且从表面上看,两似乎是一回事,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同义语的不同用词而已。但仔细地品味和分析,两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现场报道强调的更多的是形式而现场播报意味的是品格。当然现场播报是在现场报道基础上的发展,但是它所具备的许多新的品质却是从前所谓的现场报道所无法具备的。  相似文献   
6.
一年前,我们频道上下既紧张,又兴奋,都在为一档民生新闻栏目脱胎换骨的改造而努力着,我们决心重新打造出一档富有个性和锐气的、不一样的民生新闻来。想当初,《南京零距离》横空出世,不仅创建了一种新的新闻样式,更开创了一个新的新闻  相似文献   
7.
各类社会教育、生活服务和文艺节H足地办电视台自办节目的新的生长点。尤其是对丁完成兰台合一、体制渊整以后的电视台来说,现在设备的、财力的、人员的各种资源集聚到了一起,因而小少县级台在体制调整以后迅即拉开了自办竹目框架,让各类社教节目和新闻节。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化生存时代,大概最痛苦的是各地第一频道——新闻综合频道的老总和他的团队了。既要出色地完成一波接一波繁重的政治任务,又要有优异的市场表现;既要严格地讲政治,又要娴熟地闯市场,这本是一项很难调和的工作,但如果还是一如既往光讲政治,不在讲政治和讲市场上寻求一个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9.
张广星 《视听纵横》2004,(1):117-119
浙江省广播电视理论专业委员会近日在杭州成立。我有幸作为首批会员参加了会议。与会都是对广播电视业务理论感兴趣的人士。成立专门的理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具有多种功能,信息传播是其最主要的功能。探讨如何减少无效信息传播,避免传播中的信息失真及如何开掘潜在有效信息,是当前电视新闻传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强化信息传播意识,对新闻信息的线索或成品进行新闻价值或传播价值的评判,防止无效信息流入节目。无效信息流入节目,是造成一档节目失败的主要因素。以现代传播学的观点,信息的传播以受众为其终端(当然这一终端在下一个传播过程中可能又成为前端),因此,判别信息价值的大小,也当以受众的接受为标尺。凡为受众所乐于接受的,即为有效信息。凡为受众所厌于接受的,即为无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