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图1,F为△ABC(每个角都小于120°)的费马点,记AF=u,BF=v,CF=w;AD=x,BE=y,CG=z;三角形半周长、面积、外接圆与内切圆半径分别为s,△,R,r,并记f=(1)/(x) (1)/(y) (1)/(z).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提高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功效。班主任周记使三有机结合,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班主任周记具有语学科周记的特点,更具有它独特的功能特征:1.联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纽带;2.德育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自我纪律教育等;  相似文献   
3.
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些惯常的教学行为被教师视为一种合理化存在。审视之会发现其中存在低效、肤浅甚至错误的成分,严重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结合相关案例进行了剖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农民都建起了楼房.在苏北农村,楼房有两种基本造型.最早建造的楼房人们称之为“一条龙”,其地基形状如图1所示.近几年,农民都喜欢建造“新式套房”,其地基形状大致如图2所示.“新  相似文献   
5.
作为基层学校的专业组织,学科教研组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是如何在其中生成和发展的?教师在其中有着怎样的专业生活?农村普通学校教师经历着怎样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学习的内容上,《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在数学学习的方式上,《课标》明确要求把“动手实践”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三种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目标上,《课标》不仅规定了知识性目标,而且明确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以及伴随过程性目标的情感目标.基于《课标》的上述要求,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内容、学生的认知特点等方面的要求合理设计数学实验,为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活动的途径,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本文结合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对数学实验的实践与思考,试对课堂教学中“数学实验”的基本类型作一些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善于用党的组织力量和创新精神来引领其它工作的开展”。围绕这一工作要求,保定市科协敢于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把抓党的组织建设和抓业务工作融合在一起,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作。这一做法使科协内部环境得到了净化,党员潜力得到了发挥,群众素质得到了提高,有效促进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目前,新的课程标准正在各地实施,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到教学的各个领域.而教学评价改革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环节,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从近年的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出考试评价在考试目的、考试方法、考试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制度经济学诞生于19世纪末,在发展初期,被视为“异端”的学派。随着制度经济学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一些重要论著译成中文,传到中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欢迎,全国经济学界掀起研究制度的高潮。为什么一个西方经济学的流派在东方国家受到这样的礼遇,其实根源在于无论制度经济学还是新制度经济学都与马克思的经济学有着不懈的联系,甚至后者可称为前者的先驱。  相似文献   
10.
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涉及因式分解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单一题型了,近年来开放性、创新性的因式分解试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一、开放探索型例1(200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题)请你写出一个能分解的二次四项式并把它分解__。分析此题是近年多次出现的一类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 (1)联想平时经常练习的题目,如:ax+ay-x-y=(x+y)(a-1); ma-mc+mb+2m=m(a-c+b+2) 等,(2)、根据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来解答,如考虑整式乘法(m-n)(a+b) =ma-na+mb-nb,然后反过来写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