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不论长短,既然写了,就是想向读者宣传什么,说明什么,或者告诉读者什么东西,也就是说,文章必定有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文章的主题。没有主题,就不成其为文章。有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2.
一当记者就是要写稿,写稿就希望见报,这是天经地义的。问题是,稿子见报后,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笔者曾就这个问题,与一些记者交谈。从交谈中了解到,有的记者在自己的稿子见报后,不再看一眼。这些记者认为,反正是自己写的,刊登出来就得啦,还看它干什么。有的记者则相反,每当自己的稿子见报后,又仔细地读,并与原稿对照,看看有哪  相似文献   
3.
写文章,往往苦思良久,而难于下笔。一旦思考成熟,落笔遂心,便文思如涌,一气成篇。所以,文章开头难的说法,似有一定道理。如果开头写得切题、生动;不但能领起全文,且能引人入胜,引起读者阅读下去的兴味。因此,古人十分重视文章开头的写作,有“文贵一起”之说。苏东坡写《潮州韩文公庙碑》时,开头两句,据说改了数十遍,才得到“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这样的佳句。读之气势磅礴,如江河奔泻。《古文观止》每篇文章的开头,构思巧妙,各具特色。从写作手法来说,大略可分为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命题。不读书,何谈写作?但是,阅读也有个方法问题,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有的人甚至读了几十部小说,连一封信也写不通顺,这是为什么?是不是阅读与写作无关了呢?当然不是。问题在于读的时候缺乏思考。也就是说,没有对作品进行分析、综合、对比。读书,如果只满足于知道书中的故事情节或书中讲些什么,那只能象参观百货商店一样,只见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出得店来,还是浮光掠影,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尚天天念经,但他们多数并不了解经文的内容、体系与实质。因此,即使念了一辈子,也写不出新的经文来。所以,老师在组织学生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给以指导。读写要结合,这是一个原则。但本文所要讲的,是如何对作品进行分析综合和对比的问题。怎样对作品进行分析、综合、对比呢?  相似文献   
5.
写文章,就要有题目。题目在文章中占有什么地位?古人认为:“题者,诗家之主也,目者,名目也。如人之眼目,眼目俱明,则全其人中之相。足可坐窥万象。“(贾岛:《二南密旨·论题目所由》)意思是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可以从眼神中看出来,一篇文章的主旨,往往可以从题目中反映出来。当然,这种反映,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有的是显露的,有的是含蓄的。各种文体在题目的制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