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给我们的文艺工作提出了方针路线。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在艺术工作者的推动下,中国舞蹈艺术在民族化发展进程中经历了萌芽起步、探索融合、成熟繁荣三个阶段。舞蹈工作者以表达好“中国气派”、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创作宗旨,在吸收多元的西方舞蹈元素的同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编排和创作出众多优秀舞蹈作品,弘扬了主旋律,推动了舞蹈艺术民族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军目前建设的主题是推动军队和国防建设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军队院校应该主动适应主题主线要求,更新院校教育理念;着眼人才能力素质,合理推进院校体制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后半叶,尤其是近二十年来,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学在科学技术及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一种反映,我们可以将当前与本世纪中叶高等学校工程技术专业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比较。在四十年代,工程技术的基础主要是力学和电路,与之相适应的数学就是微积分添上微分方程组。而现在,除了上述内容及普遍开设的“工程数学”之外,运筹学、离散数学、计算数学等都已成为许多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甚至国外七十年代后期就有人非常明确地提出应当用离散数学取代微积分作为基础课。虽然这种意见未得到大多数人认同,但已有一些学校把二者并列起来:离散数学与微积分并重。  相似文献   
4.
道教特有的神仙信仰在丰富和充实元杂剧内容的同时,使“仙凡仙——戏中戏”程式化结构成为可能,构成了元代道教戏剧与众不同的审美意蕴和艺术表现形式,促进了道教与戏剧之间紧密结合与良性互动,既形成盛极一时的元代道教戏剧又促进道教向民间进一步辐射和渗透。道教以其独特的神仙信仰系统丰富和充实了元杂剧主题内容,建立起仙凡仙和戏中戏的程式化戏剧结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网络视频为广告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网络视频广告既实现了人际传播的回归,又完成了议程设置的再现.而不同介质媒体的有效广告传播都是基于其媒体属性而实现的,因此一些传统的广告传播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这种依托于互联网的视频广告传播模式,需要对传播理念重新演绎,从而对广告传播理论进行一定的补充和拓展.如在网络视频广告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受众逃避问题,且这种问题的产生原因与以往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应该以新的策略来应对这种受众逃避行为.  相似文献   
7.
篆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融诗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炉,方寸之间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蕴,并以极强的民族性立足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本文从赏析视角对其独特样式语言的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许多红色题材中国山水画作品反映着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历史以及所取得的成就,这些作品是高校课程思政鲜活的教学内容。通过临摹、创作、鉴赏课教学,挖掘反映时代变革的红色题材中国山水画作品,结合百年党史进行诠释,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民族自信与文化认同,潜移默化达到思政育人、培根铸魂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道教造像以立体的视觉形象传达道教思想观念,是道教思想观念的具象化与审美化表达。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道教造像多样的形式特征开显出终极之"道"的神妙与奇异,单一的本色映射出终极之"道"的朴素。它们往往又与日月天光、山体岩石融为一体,以鲜明的在场言说着"我"即"万物"、"万物"即"我"之"物我无分"、"万物齐一"的道教理念。另外,道教造像在漫长的时间之流中葆有永恒的姿态,彰显"道"之永恒与不朽。作为神灵神仙形象的摹写,道教造像呈现出"神圣性"与"世俗性"交融的审美风貌,这一审美风貌由道教文化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军队研究生教育是军队院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军队信息化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其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军队建设发展的快慢。所以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新型管理模式,加快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步伐仍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