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在福建电视台近10年的电视节目中,笔者随机调查发现,业内的同行能记住的10年以上的栏目不会超过3个(观众能记住的不超过2个),它们是综合频道的《福建新闻联播》、新闻频道的《现场》、体育频道的《功夫》。已经停播的栏目名称,观众却能记住3个以上,其中包括综合频道的《新闻半小时》、《发现档案》,东南卫视的《银河之星大擂台》、《开心100》、《记者行动》。电视节目改版的结果和观众记忆产生反差,肯定不是电视人创新的初衷。这种改栏目名称的所  相似文献   
2.
张春煌 《东南传播》2010,(3):I0001-I0001
提前谋篇,提前运作,“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是媒体人的基本功,用时令话说就是先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电视新闻中心的“两会进行时”、“履职”、“百姓看两会”……对2010年的全国两会报道的圆满成功,事实上就是媒体先行的又一次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3.
提及大型电视直播活动,有许多案例和经验,也有过经典教材和论著,但是《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却没有一个可以照搬的菜谱。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在《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节目中的实践经验,试图通过提出非节目因素的概念,反映电视节目制作本身的不单纯性,以及非节目因素对大型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事实,探索新情况下应对新节目因素的办法,期待引发电视人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今春,我们感同身受。"灰"之不去北京雾霾天气,让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福建记者和代表委员无比惦念、无比梦想家乡的秀美山水和空气的清新甘甜。福建代表团开放日那天,境内外媒体的关注点就包括福建生态。福建省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尤权对福建的好环境充满自信,但他指出,福建首先要治理水土流失,要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结合,依然任重道远。生态文明成为两会热点,既反映出当前社会关切,也预示在下一步的政府工作当中,生态文明建设将被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是福建新闻的"富矿",已经有并将有更多媒体人在这个"富矿"中有所作为,但同样,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三年磨一剑     
<正>《直播台湾》是2006年9月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新闻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和TVBS两岸三家媒体合作的《海峡西岸行》的姊妹篇。在"海西行"完成之后的2006年10月,我们三家就开始《直播台湾》节目的策划和申请,当时的节目名字叫《海峡东岸行》(后来福建台以《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作为特别节目在午间播出,中央电视台以《直播台湾》名称播出)。  相似文献   
6.
创新电视新闻,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成立后最先进行的一项改革。大家深入分析,反复论证,分两次提出了8 档主流新闻栏目的改版措施,并形成实施方案。现在回头看看改版的足迹,在电视新闻改革过程中,还有不少经验需要总结,许多现象需要研究,一些规律需要摸索。《福建新闻联播》、《福建卫视新闻》改版后力求体现时代精神、创新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做到领导满意,群众接受,集团受益。按照对内、对外宣传报道的要求,以及收视对象的不同,《福建新闻联播》和《福建卫视新闻》的定位、特点、播报风格都有所区别。《福建新闻联播》定位:主流媒体权威报道、加强监  相似文献   
7.
从新闻中心自身工作来说,每天制作新闻77分钟。每天编播新闻超过100条次,近三分之一是对台对外宣传的题材。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海峡西岸行》的创作过程,评析大型直播报道创造高收视率的原因,以便在今后新闻节目的改版与创新、节目评价与编播制作中考虑收视率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