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
3.
传播最快的莫过于八卦和秘密.当你告诉别人一个秘密,一般会附上一句“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但结果往往是这个秘密很快就人尽皆知.人类对于秘密的渴求,是自然的本能.广义来看,有些秘密能通过大众化渠道传播,多数是有公共事件、公众人物的.因为这些可以理解为事关公共利益,能够正式谈论,所以即便是非常隐私的东西,也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也属于“秘密”.  相似文献   
4.
谁火,谁将成为靶子,这是规律.曾经大热一时的微博,背过引导浅薄阅读、降低读者思考能力的“黑锅”,然而在其用户忠诚度大减之后,骂声见小,不再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在微信公众号遍地开花的当下,微博反而因为身为“公共意见集中的舆论场”(通俗地说,就是大家都能评论),被认为内容含金量超过微信公众号,摇身一变又成为深度传播的载体,顺势在新媒体领域彻底“洗白”.  相似文献   
5.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出自伏尔泰的名言,似乎已经成为网络时代人人发声的底气所在.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权利与权利间是平等的,所以谁也无权干涉别人.似乎只要尊重这份权利在先,就能获得舆论场的百花齐放,同时一片祥和.  相似文献   
6.
7月上旬,短短几天,赵薇事件的话题参与人数和讨论热度都已经“爆”了.假如你追踪了这个话题,也会觉得网络上群情激愤,事态越发严重,甚至一场事关意识形态的斗争即将开始.但现实世界里,这个话题鲜有人问津,既没有几家纸媒报道,也没有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关注度和网上大相径庭. 按照新媒体时代热点话题的传播规律,如果一个话题在网上能雄踞热点榜一周以上,那么基本可以成功将热度从网络传导至纸媒,继而打入现实话题榜.是什么造成赵薇事件在网络和现实中冰火两重天?为何这一热点话题没有将热度从线上传导至线下?到底哪个传导环节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灿灿 《青年记者》2020,(10):95-95
营销号为了流量有多拼?最近一个庞大的自媒体矩阵在疫情信息传播中“脱颖而出”,让人震惊.《疫情之下的××国:店铺关门歇业,华人有家难回,华商太难了!!》,将××随意替换成俄罗斯、乌干达、莫桑比克、柬埔寨、土耳其等数十个国家,一篇网络爆款文章标题立即生成.内文中,再把故事主角随机改为某小姐、某先生,一组“海外华人好难”系列文章即时完成.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语言和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它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探讨文化与隐喻的关系,以及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里的实例,得出由于受不同因素制约,隐喻在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相似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常言如此,很多“大牛”们的成功履历也可以为此做注。为什么在新闻业的发展道路上,却总想着去推翻这个道理呢?又是一年两会时。这场盛会之所以盛,离不开三千记者的造势。他们抢新闻、抓热点、追代表、拦部长,源源不断地供给各路信息,满足公众每日的时政、娱乐新闻需求。两会的每张采访证都来之不易,所以每个上会记者都身兼数职。iP hone、iP ad、长枪短炮的摄影摄像机等一水的高科技产品,基本是上会记者标配。既然  相似文献   
10.
每到记者节,有一个段子总会满天飞:一个记者两部手机三餐不定月月四千工资累成五脏俱伤虽然六欲尽废还得七点起床八点上班找九个选题不敢说十分辛苦;十年编辑九回断肠八方约稿周周七道禁令搅得六神无主即便五内如焚仍要四番检讨三番道歉临两头不是也只好一声叹息。段子总是容易夸张,但这个段子,不得不说是罕见的写实派。这些年,记者频频登上高危职业排行榜,其生存状况堪比"高富帅"的反义词,肠胃紊乱综合征、颈椎劳损之类的"微恙"更是基本人手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