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2017年的"郭敬明",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带有鲜明标签的品牌。从签约作者到打造鲜明特色的"最世文化"出版帝国,他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在媒体融合,"80后伤痛文学"日渐衰落的同时与其他"80后"作家相比,郭敬明是最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一位。这不仅仅表现在青春文学图书领域,更涉及到出版行业。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笔者从三方面入手,通过比较韩寒"叛逆文化"的出版品牌打造之路,着重分析郭敬明的"最世文化"出版品牌的建设优势,并探讨其中带来的问题,以此反思我国青春文学类出版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2.
香港电影本土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西方英雄主义认同到本土文化认同的生长期;二是香港本土文化面对中华传统文化遭遇表达难题的徘徊期;三是中华传统文化与香港本土文化融合的发展期。目前,香港电影的本土意识已经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两地电影人要把握好文化认同与融合的尺度,使两地文化形成特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