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
我们都知道,字幕指的是所有在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文字的总称。它不仅是电视画面重要的组成部分,还在电视画面的构图上起着不可替代的造型作用。电视画面中,除了摄影师在具体拍摄时所形成的前期画面构图之外,很多时候,字幕都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充、装饰、加工,以形成电视画面新的造型。  相似文献   
2.
报网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潮流,纸媒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也是必然趋势。杭州日报在报网融合之路上起步较早,已经涌现出一批能采写、能摄影、同时胜任摄像和视频新闻剪辑的全媒体记者。我就是从文字记者转型而来的全媒体记者之一。  相似文献   
3.
社会新闻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注重选择“道德接口”,折射出科学而人性的新闻观 九十年代社会新闻真正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注重选择“道德接口”,逐渐形成了在社会新闻深处那种科学而人性的新闻观。 所谓“道德接口”,指道德理念与道德现实衔接的途径和方法。“接口”是比喻,就像自来水管,公用部分粗,一家一户的细,要把自来水从粗管输到细  相似文献   
4.
在民生新闻中,有一些不起眼的条线,比如公交、水、电、煤气、疾控等公用事业.这些条线的日常资讯只能满足市民"求知"的需求,却很难引起大共鸣. 此类条线日常报道不好看怎么办?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记者挖掘选题的能力. 挖掘实用而具有普适性的独家资讯 跑民生口,记者怎样为市民提供解决普遍性问题的方案?仅靠记者自身很困难,需要紧紧依靠条线部门.挖掘条线工作人员的经验和智慧,与广大市民分享.这有别于"一对一"的帮办新闻.  相似文献   
5.
2009年,我成为《杭州日报》首批由文字记者转型全媒体记者的人员之一,4年来,历经多种形式的实战……当一名报社文字记者拿起摄像机,摸索用电视思维方式表达新闻时,这是一个跨度很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报网合一,使传统媒体的新闻业务变得多元化。记者要能写、会拍照、会拍视频、会剪辑制作,掌握多媒体新闻发布技能、懂网络直播等;编辑除了报纸编辑外,还要掌握多媒体网络新闻发布技能、懂得专题网页维护更新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