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恩施日报》在时事版开辟“今日关注”栏目已经整整一年,共发稿件近300组,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这是《恩施日报》在探索新华社时事新闻稿件处理上的一个成功尝试。 《恩施日报》因版面局限,过去对新华社时事新闻稿件处理一直困  相似文献   
2.
编辑时事新闻.多是选择编发一些消息、通讯、图片,对国内外发生的事件作动态性报道。从事时事新闻编辑工作时间长了,总有一种“山重水复”的感觉.对于读者不断变化的阅读需求,往往就到“众口难调”。那么,究竟怎么让时事新闻也具有一定深度,从事物的方方面面来展示“新阐背后的新闻”?从去年的7月16日开始.我们大胆地以“今日视点”的方式进行尝试,把时事新闻的编辑由“平面视角”向“立体展示”,更进一步开掘新闻事实的纵深方向内容.对时事新闻如何在深度上做文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地市级报纸处理时事稿件的常规办法是,不折不扣地将大事、要事毫无变动地搬上报纸版面。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小报比着大报办”,造成新闻资源的浪费和信息多层面多媒体的重复性传递。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好有限的版面,让“大事不漏”,“小事突出”呢?我们在时事版进行尝试性改革。  相似文献   
4.
表扬报道作为正面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时候,认真地研究一下如何抓好正面报道中的表扬报道很有必要。 如何搞好表扬报道,不少同行早有论述,再讲一番无非是个“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好戏在后头”。新闻则不一样。一条新闻能迅速地“抓住”读者,往往靠的是标题摄人魂魄的魅力。制作新闻标题的关键就是要“扣”,即扣住新闻内容中的关键细节、关键字眼、关键要素。这里不妨以两则“握手”的时事新闻来探讨时事新闻标题“再制作”。其一:2004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世界艾滋病日”来临的前一天,到北京佑安医院看望了在那里住院的部分艾滋病人,并与他们亲切握手。新华社当日播发了消息。这一新闻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都是举世注目的。国内不少报纸把这一新闻发在头版头条位置。从  相似文献   
6.
人人都会唱歌,但不一定都唱得“是那么一回事”,那么地道.新闻从业人员,人人都会写新闻,但不一定每个记者、编辑都能写出、编出好的标题来。个中原因,乃新闻标题要在仅有的几个字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承载无比深刻的意义,蕴藏无穷的奥妙。这说明,制作新闻标题的确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7.
正面报道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月2日,武汉某报及全国其他地方一些媒体先后10多次转载了一篇题为《孝子借款5万为母亲摆寿宴》,从内容上看,报道宣扬的是一种中华美德。但是仔细揣摩不难发现,这篇报道的宣传基调有问题,它所引起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标题里应用外来语,这种“混血儿”以其鲜明的个性、别样的风格,正在受到报纸读的青睐。不断的实践使外来语在标题里有了立足之地,同时实践也使外来语在标题里的存在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规律。在新闻标题里插入外来语有以下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恩施日报》时事版“今日关注”栏目开办至今已经整整一年,全年共发稿件近280组,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读者效应。这是《恩施日报》在探索新华社时事稿件处理上的一个成功尝试。 作为市州级党报,因版面局限,过去对新华社时事稿件处理一直困惑多多,往往在处理稿件时要么左顾右盼,放不开手脚;要么顾此失彼,处理不到位,结果造  相似文献   
10.
1月2日,武汉某报及全国其他地方一些媒体先后10多次转载了一篇题为《孝子借款5万为母亲摆寿宴》,从内容上看,报道宣扬的是一种中华美德。但是仔细揣摩不难发现,这篇报道的宣传基调有问题,它所引起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