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就目前来看,作为传统媒体的地市报发行量小,广告收入少,维持运转大多已是捉襟见肘,要进一步发展更是举步维艰,面对众多的“敌手”,尤其是竞争潜力巨大的新媒体,中西部地区地市报该怎么办?是仍然固守那微薄的“一亩三分地”,坐以待毙呢?还是在传统报业经营的基础上,探索非报经营路子,进军其他行业,把自己做大做强?答案是后者。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向前推进,我们明显地感知到,传统媒体的一部分受众正在向新媒体转移,广告增幅正在降低,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正在减弱,传统媒体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作为平面媒体的西部地区地市报,由于发行量小,广告收入低,经济总量小,抗风险能力弱,所承受的压力更大。怎么办,是被动承受,死守着自己那一...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历来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光荣传统,通讯员队伍是我党新闻事业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通讯员是报社伸向基层的“触须”,是报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家报社,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光靠那几十百把个记者编辑是难以把报纸办好的。通讯员队伍的好坏强弱,关系到报社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广大的贫困山区,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地市报的发行,既有别于省级报纸的发行,还与其他地区地市报的发行不一样。结合实际,加上多年来的工作体会,笔者就贫困山区地市报的发行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彭绍良 《新闻窗》2006,(2):33-33
策划是新闻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在充分尊重新闻客观性的前提下,编采人员为追求最佳新闻效果的创造性的劳动。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时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作为地市党委机关报,如何提升地市党报的舆论引导力,笔者认为有四个主要途径,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早说话”、“敢说话”、“会说话”和“多说话”。  相似文献   
7.
彭绍良 《新闻窗》2009,(1):64-65
一张报纸,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报纸质量要高,也就是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吸引读者,正确引导舆论,服务社会;另一个就是报纸的发行怎么样,是不是达到它较好的发行量。这两个条件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报纸质量的支撑,即使发行量偶尔上去了,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要多为农民说几句话?农民脱贫致富需要我们多为农民说几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部分农民步入了小康,有的还走上了富裕路。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的改革相对滞后,农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农民的收入还相对低下,尚有一部分农民依然生活贫困,在西部贫困山区,贫困面相对更大,返贫率也高。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历来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光荣传统,通讯员队伍是我党新闻事业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通讯员是报社伸向基层的“触须”,是报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家报社,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光靠那几十百把个记者编辑是难以把报纸办好的。  相似文献   
10.
地市报作为地、市、州党委政府的喉舌,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地方党委政府的呵护,政策支持,财政扶持,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随着媒体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地市报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