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新闻摄影:进步较大尚有不足徐佑珠评委会以接近全票的绝对多数,评定《正义之声》(新华社李学仁摄,见《新闻战线》第7期)、《新婚诀别》(广东公安报周晓辉摄,见《新闻战线》第7期)两张照片分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评选结果宣布后,评委中几位来自高等院校的...  相似文献   
2.
全国新闻摄影展览中,有几张新闻照片特别受到好评.《"冒尖户"王本跃和他的书记朋友》(图一)表现山东省高唐县梁村公社王庄大队社员王本跃正赶着大车去交售新棉.高高的棉花包上,坐着他的乐呵呵的妻子.王本跃也喜形于色,边牵着牲口赶路,边和县委书记翟瑞华谈心.这个仅有两名劳动力的棉农家庭,一季就向国家交售皮棉一千斤,从原来一年收入三十元的困难户,一跃而为全县第一个完成新征购任务的农户,是和县委书记的帮助分不开的.为了引导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我国新闻界同行在新闻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接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和政访会议上领导人的八次记者招待会的电视直播、“对话报道”的尝试,以及一些批评性报道的突破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探讨在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问题,本刊编辑部最近邀请新华社部分同志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参加者对新闻改革都有一种迫切感。大家认为,当前我们面临着国际舆论的激烈竞争,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闻报道如不进行深入改革,就难以和新形势相适应,就难以很好地担当起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会上发言涉及新闻时效、新闻如何成为同国内外人民群众对话的重要渠道、如何运用批评武器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新闻的社会效果、新闻报道要内外并重等问题。这些都是当前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将这些发言摘要发表,旨在引起同行们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以推动新闻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芬兰是一个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报刊种类多,发行量大。那里的报纸给人一个突出的印象,是采用新闻照片多。我们访问过芬兰6家报社,其中《赫尔辛基新闻》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大报,平时发行量为43万份,星期日版达51万份,每年采用新闻照片3万张,相当于新华社新闻照片全年发稿量,是人民日报照片采用量的7.5倍。远在北极地区拉毕省的《拉毕人民报》,发行4万份,每年采用照片1.5万张,相当于我国最发达地区省报照片采用量的5倍。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照片传输技术的进步,新闻摄影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正日益扩大,交流的方式也逐渐由单一走向多渠道、多形式。 新华社和美联社每年互换新闻照片约3000张;和法新社、伽玛图片社建立了代销照片的关系,拓宽了彼此的稿源和财源。  相似文献   
6.
国人竭尽热忱、世人亦为之瞩目的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至今已经两月有余。记得圣火刚灭,盛赞亚运雄风吹进中国新闻界,把报纸版面设计推向前所未有高峰的文章便连篇累牍,读了让人振奋。然而,许多经验还未及仔细学习,又忽见一些报刊发出“报纸又变样了”,“照片不见了”,“版面画得那么没劲”的叹息。我此时提笔回顾亚运摄影报道,兴致已实在不堪与两个月以前相比。然而,细想想,哲学家早已点拨我们: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可不,现在的报纸版面纵然不如亚运期间那么好,也不见得比亚运前差到哪儿去。对于曾经亲身参加了亚运报道的人来说,我们毕竟一度辉煌。如今记下那一度出现的辉煌,即使起  相似文献   
7.
改革是艰难的,对改革的摄影报道要想在已经习惯了的方式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也是艰难的。但新闻摄影界终于有几个勇敢地投身改革潮流的年轻人,经过苦苦探索,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摄影照片,打破了新闻摄影在改革报道中的沉闷局面。这些年轻人当中,有中国青年报的郑鸣、经济日报的邓维、中国妇女报的陈炼一和新华社的李锦。1986年9月3日,当中国青年报在头版以七寸篇幅发表郑鸣的新闻照片《倒闭后的滋味》时,新闻摄影界的同行们不禁为之振奋,发出一片叫好声。郑鸣反映的是一个倒闭了的工厂的厂长,暂时连领救济金证的资格都没有,他抹搭着眼皮,坐在那里抽闷烟。  相似文献   
8.
9月上旬,新华社和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在新加坡联合举办的中国新闻摄影展览,产生巨大反响。展厅设在新加坡繁华地段世界贸易中心,中国新闻摄影展览是大厅落成后承办的第一个展览,预定展出时间每天上午11点至晚8点,但观展的人们早在开馆前就已经涌来,到闭馆时间仍留连不去。人们对展出的照片和照片上反映的中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评委会以接近全票的绝对多数,评定《正义之声》(新华社李学仁摄)、《新婚诀别》(广东公安报周晓辉摄)两张照片分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评选结果宣布后,评委中几位来自高等院校的教授重又拿起获奖照片,一边仔细观赏,一边交口称赞:一等奖,当之无愧;精彩瞬间定格所产生的魅力实为电视所不及,即使在电视进一步发展之后,也代替不了新闻摄影。当我得知作如此评价的正是从事电视教学的专家,一种被理解的快感油然而生。 判断一张新闻照片是否优秀的标准,主要看它的新闻价值、形象价值和记者完成拍摄过程的艰难程度。这是本届评委的共识。《正义之声》纪录了江泽民主席去年5月9日在莫期科出席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盛会,发表演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结束经月,报纸上仍在连篇累牍地讲述关于奥运的故事,读者也仍在饶有兴味地阅读。可见,人们热爱体育,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对社会生活影响深远。 奥运会期间,我们共发奥运新闻摄影稿1045底,其中传真照片874底,6名摄影记者,平均每人发170多底,是新华社历届奥运会发稿量最大的一次。从采用结果看,凡是我们认为比较精彩的画面和我们用心组织的专题,几乎全部被版面编辑的慧眼相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