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徐永和 《视听纵横》2007,(5):114-114
主题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中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主题报道的主题都是一个宽泛而抽象的定义,要把它做得生动活泼,需要记者花一番功夫。 一、用具体事实表现抽象概念。 今年5月份,安吉广播电视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报道中,策划了一组报道—《和谐之家》,选择了十多个有特色的家庭,有四世同堂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当今受众有什么样的接收心理?如何因势利导,调整我们的传播方针,提高传播效率?下面从民生新闻的兴起来分析下当今受众的接受心理。  相似文献   
3.
张青云  徐永和 《数学教学》2003,(7):32-33,31
2002年中考既是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面进入中考的第一年,也是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面世以来的第一次。依照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2002年中考更是与时俱进,新意迭出,亮点多多.本文仅就作图题这方面的变化走向,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总要求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媒体该如何做好"和谐发展"的主题报道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用具体事实表现抽象概念主题报道承载着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具体事实把抽象的概念体现出来。"和谐发展"也是  相似文献   
5.
鲁迅写过一篇杂文,题目叫作“人生识字胡涂始”。在此文中,鲁迅释题说:“中国的成语只有‘人生识字忧患始’,这一句是我翻造的。”被鲁迅称作的“翻造”,修饰格中则所谓“仿词”,又作“仿拟”、“仿化”、“仿用”,就是在固有的词或句的比照下,更换其中的某个词或词素,临时仿造出来的新的词或句子的一种修饰方法。 鲁迅先生对仿词的运用别出心裁,有其鲜明的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