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渠县档案馆留存的土地契约中,有一份嘉庆10年(1817年)水口场(今渠县水口镇)的出卖街基熟土契约,距今已有203年历史。明清时期,土地契约逐渐有了固定的格式和用词,结构严谨,具有法律效力。地契作为法律文书也进入社会生活,法制观念在民间逐渐生根发芽。清朝,地契的格式更为成熟,也成为学堂教学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生于山村、长于山村的我,天然地对山情有独钟。才4岁的女儿也许是由于遗传吧,也对爬山有了兴趣,还小有收获。虽然女儿未能领略父辈当年做“山大王”打泥仗的威风,但却感受到了当教师的父亲上山玩时教给她的诗歌的魅力。每个周末,我都要陪女儿上山玩诗去。出小县城的西门,过环城路,便走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2014中国好书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隆重播出。30本年度好书入选"2014中国好书",其中文学艺术类9种入选,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排在第一。看完颁奖典礼,我当夜一口气将纳入读书计划的《瞻对》读了大半,尽管对各类文皱皱的奏折和皇帝的批示读起来还有点拗口、理解起来还费点脑筋,但它是用文学手法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