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入世"后,你会关心的26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末>编者按 11月15日,历经13年的交锋和努力,中美两国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签署了双边协议,从而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
许多记者都有过这样的抱怨,党报的经济报道难写。要么枯燥无味,“领导不喜欢、读者不爱看”;要么容易写成“一厂一店”,成了工作稿、宣传稿,结果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要么“内行看不上,外行看不懂”。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让记者从怕写经济报道到爱写经济报道,让经济报道做到“领导喜欢、读者爱看,内行看得上,外行看得懂”?  相似文献   
3.
缺憾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特殊的美。文学家创作时讲究缺憾,给读者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画家、摄影家创作时也讲究缺憾,“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这些都是缺憾美在生活中的体现。那么,新闻传播需不需要这种美呢?回答是肯定的。 新闻传播要尽可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勿庸置疑。关键是怎样理解“受众的需要”。长期以来,不少人把“受众的需要”理解成一个“无底洞”。认为传播得越多,越能满足受众的需要,殊不知“多则惑,惑则迷,迷则乱,乱则空”,这是其一。其二,不少人把“受众的需要”理解成“被动的、盲目的接受”,你传播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事实又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