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 《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中华民国的创立》(上、下册)已经出版。编者在序言中说:“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研究和编写历史,就要绝对尊重历史事实,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而不容作任何歪曲。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搜集和利用了国内收藏的大量书籍报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其他地方档案馆的档案、全国政协和各地方政协有关辛亥革命和民国时期的历  相似文献   
2.
昔年与鸣钟同志共同参与出刊《历史档案》,鸣钟不善于组织协调工作,但笔勤,多与有力,更得两馆编者通力合作,使刊物得以顺利刊行,颇有声誉。今鸣钟同志去世,特此悼念。南来北往两宫楼路悠悠几春秋古牍今书紬撰尽刊收若见君时君只乐烟绕绕意休休君言老去不须愁笔还修志还酬愿得成篇含笑付文楸七十人生长己矣身外事亦何求  相似文献   
3.
可(普流年,凤楼二十尘消散。蓬壶!阂苑景依稀,日日游人满。洪武珠容已卷。但城头、大王旗幻。北风南雨,三代浮华,一朝春燥。编简谁青?由来班马同心愿。韩公论史畏天刑,卒卒何能传?识古居今岂便。口佳素心、犹凭实案。几多刊籍,两馆细残,十年评赞。烛影摇红——《历史档案》创刊十年赞@施宣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 《历史档案》杂志社副社长~~  相似文献   
4.
施宣岑、华明编的《王可风档案史料工作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得到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档案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又承中央档案馆馆长王明哲题签,出版问世了。在《文集》出版之际,略作一述评。 王可风(1911~1975)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前身南京史料整理处的创建者,也是新中国档案馆事业的一代开拓者之一。他从50年代初奉命来到南京接收整理国民党政府的档案,1951年2月成立南京史料整理处,长期担任南京史料整理处主任。这本《文集》,是选辑他在总结经验和学术研究中所写的文稿编成  相似文献   
5.
漫语档案馆     
一、题目引出来的话 先立题,再做文章,这是常例。题目立了之后,觉得不象是写学术论文。改成“论”:“论档案馆”或“档案馆论”,好大的题目,写得出来吗?只得“漫”。“漫”者,据《新华字典》解释:“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漫谈、漫不经心、漫无边际。”而《词源》则有“漫语”条云:“不切实、不着边际的话。”妙极了:漫不经心地写点不着边际的话,于我这不学无术者写“学术论文”最为适宜。不妨“漫语”一下。  相似文献   
6.
编修地方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是我国学术工作的一个好的传统。地方志不仅可以为历史研究、科学研究等提供和积累史料,而且对国家各项工作的查考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地方志作为乡土教材,用以教育群众也是很有意义的。 自从一九五七年原科学规划委员会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中提出编写地方志的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