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敦煌写本佛经对研究汉语词汇史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敦煌写经中白食、搏掩、便、成辩、差牙、拨撒、身生、已来、便转等九个词语具有其特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英藏《大般涅槃经》22号残卷为中心,通过内容、裂痕、行款、书风、字形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把它们与同馆藏和国图藏、法藏、俄藏残卷缀合为19组。由此证明不少敦煌写卷入藏或保存在藏经洞时很可能原本就是撕裂的,而非整卷完整的。这一研究对"重现敦煌遗书在藏经洞启封之初的原始保存状态",并进而破解藏经洞文献入藏的真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考察,现代口语中"土包子"一词的词源当为"土()子",犹言"土农民"".()"方言记音字为"包",又音转为"巴""棒"等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花旦》詈语考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仲舫的《花旦》富含民俗词汇,其中就包括很有特色的骂詈语。该书詈语“倒主”就是“扒灰”的意思,来源于“盗媳”;“嫁汉”的意思与“卖客”接近,指招客偷汉;“嫖客”与“狎客”同义,得名于举止轻浮;“婊子”起初写作“表子”,是由“内子”类推出的一个词语。“甩翠”源于动物求欢时“甩尾翠”,后演变为卖弄风情义。“瓜”来源于“ ”,“ ”本义是“幼稚”,引申之,则称人“无知愚蠢”为“瓜”,“无知愚蠢者”为“瓜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敦煌写本<大般涅槃经>为例,分别从异文与佛经整理、异文与汉语史研究、异文与汉字史研究以及异文与文化史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敦煌佛经异文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梵志诗《危身不自在》首联云:"危身不自在,犹如脆风坏。"项楚先生校"脆风"曰:"‘风’,原作‘’,从《初校》所录",并注"脆风坏"曰:"谓人命危脆,遇风而坏"。按,项先生所言《初校》是指陈庆浩先生的《法忍抄本王梵志诗初校》。陈先生录""为"风",似不妥。""当为"瓦"的俗体。《干禄字书》:"瓦,上俗下正。""瓦"写作"",敦煌写经习见。如北6776号(地66)《佛藏经》卷二:"是新凡器盛以屎尿。"斯3886号《千手千臂观世音陀罗尼神咒经》卷上:"在山顶上有形胜处,掘地,去其石砾及器恶物。"斯1047号《妙法莲华经》卷三:"无诸秽恶、砾荆棘、便利不净。"北8506号(芥91)  相似文献   
7.
说“弹指”     
"弹指"本是印度风俗习惯,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为汉民族表情达意增添了一种新的手势语.在佛教典籍和中土文献中,"弹指"有表示赞叹、惊嗟、警告、许诺、觉悟、招唤、敬礼、祝咒等含义.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弹指"这种手势语的功用也逐渐缩小,乃至今天主要表达"招唤"等少数几个含义.  相似文献   
8.
说“生像”     
“生像”一词在佛经中习见,有人把它解释为“用金银制成的亮堂堂的形像”,不妥。文章参考前人训释,列举了一系列和“生像”相关的说法,阐明“生像”应为“金银”之义。  相似文献   
9.
《农桑衣食撮要》是元代“月令”体裁的综合性农书,语言通俗易懂,口语性较强。本文从“词汇”和“语法”两方面论述了它在汉语史研究中的语料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