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人们视为“万能技术”的DNA鉴定,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刑事侦查和证据认定,然而,新疆库尔勒市发生了一件离奇的DNA鉴定“走眼”事件:一名死者竟然被DNA鉴定为两具尸体!“一命两尸”成为死者家属心里解不开的疙瘩。  相似文献   
2.
现象的诉说     
“择差”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现象,无论作何解说,是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的。我们知道,“现象”一词,通解为“事物在发展、变化和它所表现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在社会学中,现象是指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已存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对社会已有一定影响,但其存在和发展之规律尚待去探讨和研究。其实,现象与本质之间,有其统一与同一的一面,但有时,现象也有它自己的诉说——  相似文献   
3.
笛子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很久以前的人们发现。拔一根中空的草枝,像我们现在吹钢笔帽那样,可发出悦耳的声音,这就是最古老的、最单调的笛子.后来古人利用兽骨上开几个小孔,制成了可以发出多个音调的笛子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出现了专以中小学“差生”为招生对象的民办教育机构。江西九江择差教育中心宣称,专收“普通中小学不想学、不会学、学不好、不学好”的学生。他们从最基本的叠被、洗衣服教起,教育内容涉及沟通交流、尊重孝敬父母、挫折训练以及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力、亲和力训练,学生进入良好状态后开始学科学习,为重返普通学校做准备。 一时间,“择差”教育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成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所谓的“择差”教育,其背后演绎着什么?是教育革新,还是商业运作?是极端个案的躁动,还是教育主流的潮涌?也许,人们会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回答。究竟如何看待“择差”教育? 本刊为此展开了专题调查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