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曹胜梅 《上海档案》2007,(2):28-29,27
从美国的"9·11"事件到印度洋的海啸,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给一些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负有保存人类记忆重任的档案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进入21世纪,人们的防灾意识不断增强,档案资料异地备份等新型防灾手段也逐渐为公众所认识,传统意义上的档案保护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图书档案防灾计划》从专业角度为我们描述了防灾计划及其制定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
2000年7目7日晚上8时,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档案馆馆长夏朗女士率领的代表团乘坐UA897航班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随同来访的还有档案管理部主任德尼先生及档案工作者马里奥先生。作为代表团的陪同及翻译,我们与来自枫叶之国的档案界同行一起愉快地度过了难忘的10天时间。在这里我们仅采撷其中的几个片断,以飨诸位同仁。  相似文献   
3.
旧上海租界档案,是指上海设立租界后,租界管理当局——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所形成的文字、照片等原始材料。目前藏于上海市档案馆的这部分档案,总数达6万余卷,时间跨越近百年,内容涉及租界行政、司法、警务、市政建设、教育卫生、房地产管理等诸方面,其档案数量之多、时间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在保存下来的租界档案中,堪称全国之最。租界在上海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使这一时期形成的档案对研究近代上海城市的形成、发展,剖析其城市近代化进程中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 一、旧上海租界档案开发利用的历史回顾 旧上海租界档案的开发利用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4.
1 874年和1898年发生的两次四明公所事件在上海近代史上有着重大影响.事件的发生缘于法租界公董局欲强占宁波同乡组织四明公所土地,并在该地块之上开筑道路.  相似文献   
5.
6.
在新世纪来临之时,英国的档案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档案利用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公众利用档案的兴趣与日俱增,高科技手段拓展了档案的利用范围,档案机构致力于为残障人士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档案工作被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另一方面,以缩微胶卷或其他复制手段代替档案原件提供利用和异地保存,使档案保管工作获得了新的进展,一些提供资金的组织逐渐意识到保存档案的重要性,档案馆获得资金不再困难重重。然而,档案工作的发展并不均衡,英国一些小型档案机构的保管和利用状况不容乐观,传统载体的文件材料和电子文档的保存都面临严重的问题。在21世纪,档案馆需要通过更多的合作和交流,尽可能地为公众利用档案提供便利。本文是刊载于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杂志》2005年第2期上的一篇论文,题目为《21世纪的利用与保护:发生了什么变化》。作者海伦·弗德介绍了进入新世纪后英国档案机构在档案利用和保管方面的一些新举措,通过对一些现象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英国档案工作者关于档案利用和保管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论题再度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如果说,以往学者的研究更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此作剖析,那么最近的研究则越来越注重于某一个群体或个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1]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论其广度和深度,近代上海可谓此中翘楚.近代上海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国际大都会、海纳百川的文化大熔炉,但西方文化,尤其是音乐、戏剧、艺术电影等等,对于中国普通民众而言,从最初的遥不可及、暗自艳羡及至欣然接纳、竞相仿效,还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寓沪外侨在其间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刚完成第二次扩张,即掀起了新一轮越界筑路的高潮. 佘山公路的筑造便是这一时期越界筑路的典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