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要论证,通过采用关于非零和、非合作博弈的理论,可以对“公意”(thegeneralwill)和“公共善”(thecommongood)概念获得一种有用的理解。我们还会指出这一点在社会正义观念上一些可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曹钦 《政治思想史》2013,(1):98-101
美国著名法理学家、政治哲学家罗纳德·德沃金(Ronald Dwor_kin,1931年12月11日-2013年2月14日)于近期逝世,本刊特译出《每日电讯报》(the 8Daily Telegraph)2月15日的讣告并组织一篇专题论文,以示悼念。  相似文献   
3.
曹钦 《报刊之友》2013,(3):41-42
本文以新浪微博对“毕节闷死男童案”及“山西火锅店爆炸案”的报道为样本,分析了在微博新闻中,新闻事实建构的叙述视角特征,首先分析包括全知、限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以及第三人称视角的运用,其次分析了叙述视角的创新,包括多元视角和影像化视角的灵活运用。力求通过对叙述视角的创新分析能更好的理解微博新闻的叙述特征。  相似文献   
4.
曹钦 《世界文化》2014,(4):27-29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在2012年底王岐山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之前,托克维尔这个名字恐怕还是相当陌生的。不过,许多年轻人或许并没有这种感觉。早在中学时代,他们就在思想政治课本上认识这个法国人了。在那里,托克维尔是作为“个人主义”的批判者被介绍的。但最令他广为人知的,还是他对法国大革命和民主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曹钦 《政治思想史》2015,(2):21-34,198,199
与当代众多政治哲学家不同,佩蒂特的政治理论是明确地建立在一套完整的本体论哲学基础之上的。他赞同个人主义与整体论,反对集体主义与原子论。在他看来,尽管个体的存在必然预设了更大社会的存在,但那些个体的行为并不必然是由某种更高的力量所预先决定的。从这种本体论出发,佩蒂特进一步提出了其独特的自由理论。由于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恰当意义上的自由必须是一种社会价值。因此,带有原子论色彩的"无干涉"自由观就需要被共和主义的"无支配"自由观所取代。  相似文献   
6.
卢梭的公意     
有时,人们把卢梭的政治思想视为契约论传统的一部分,甚至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以《社会契约论》命名的。我们有理由把卢梭归入契约论的传统中,因为像洛克和霍布斯式的契约论一样,他通过诉诸前社会状态,来解释后天义务(acquired obligation)产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在本文中,我的目的是关注马基雅维利获得其君主之注意力的策略。这一策略是对下述更为宽泛的问题之考虑的一部分,即“献策的政治”(politics of advice giving)是一种充满危险和矛盾的过程。在对马基雅维利最著名作品较为晚近的学术研究中,作为一种理解其文本之论证基础的尝试的一部分,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了那些文本的修辞性质。对于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中引用次数多,使用范围广的流行理论.本文就发表在中国知网的核心期刊上的70篇相关论文做出分析,分别从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解读、对特定媒介使用者的动机和特点进行分析,并利用这些相关性预测各种不同因素、对影响媒介使用的社会和心理特点进行了验证、“使用与传播”理论的自身探讨等四个方面对该理论进行综述,并最终得出结论,研究者应更多关注理论自身建构,使理论本身能提供更多知识,使其成为系统的实证性理论.  相似文献   
9.
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把实践哲学(practicalphilosophy)领域中一个划时代的创新归功于卢梭。据他说,卢梭的创新存在于如下事实之中:他是第一个将“自由意志”(thefreewill)认肯为政治哲学基本原则的思想家。由于黑格尔自己的实践哲学就明确地建立在一种对于意志及其自由的阐释上,所以他的表述明显是意欲申明卢梭社会与政治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然而,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影响,却不是那么清楚的事。  相似文献   
10.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要论证,通过采用关于非零和、非合作博弈的理论,可以对"公意"(the general will)和"公共善"(the common good)概念获得一种有用的理解。我们还会指出这一点在社会正义观念上一些可能的应用。一我们先来看一个以"囚徒困境"而闻名的双人、非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