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曾伟坚 《新闻窗》2011,(6):83-84
媒介是智力密集型企业,媒介产品的生产从采编到制播,无一不是媒介从业人员的智力劳动的结果。媒介产品的质量也与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职业道德、工作热情有着丝丝入扣的关系。传媒竞争实质上是媒介人才的竞争,媒介人才是媒介所有资源中最为稀缺、也是最难获取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曾伟坚 《青年记者》2012,(14):19-20
当前中国传媒业适逢"挑战叠加"时期,面对着新媒体的挑战、传媒体制的改革,媒介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喻国明认为,媒介核心竞争力在于整合的创新,"未来一段时间内,衡量一个媒介发展的潜力,发展的价值,发展的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看你在整合方面到底能够创造出哪些创新的模式,有哪些创造".  相似文献   
3.
曾伟坚 《新闻世界》2012,(4):144-145
媒介传播力对于塑造媒介形象,提高知名度有着重要意义。如何通过公共关系的沟通传播,采用技术手段将媒介形象客观真实地展现出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借助活动、名人、事件、广告传播都是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4.
分析当今中国的经济、政治、技术等环境因素,可以看到:随着市场体制的日趋成熟、公民社会的逐渐成形、传播技术的日益先进,媒介公关的运用在媒介管理经营中必将成为传媒业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曾伟坚 《今传媒》2012,(6):25-26
媒介公共关系对物质资源的管理体现在通过整合,实现物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提升媒介的竞争力。当前媒介公共关系资源整合主要体现在媒介报道资源整合、媒介集团化资源整合、新旧媒体资源整合三方面。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媒体亲和力,就是媒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能力,这种说法较为浅表.从深层次看,媒介亲和力是指媒介能够使受众产生亲近的愿望,使受众产生"真正的交流与意义共享"的感觉.作为媒介与受众之间的沉淀而成的一种永久性"符号系统",媒介亲和力是二者之间达成的一整套有利于意义共享与认知一致的话语系统.①亲和力体现的是媒介对受众的和谐度,媒介亲和力对媒介的销量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7.
公共关系自诞生起就参与了组织的管理活动,“管理说”一直以来都处于美国公共关系理论的主流地位.从早期的公共关系理论到战略公关理论,再到现今的强力公关理论等,无不显示了公共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8.
曾伟坚 《广西教育》2013,(7):108-109
从写作的主题、材料、结构安排、语言表达四大方面分析应用文写作的读者,认为读者分析贯穿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将会提高应用文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写作的主题、材料、结构安排、语言表达四大方面分析应用文写作的读者,认为读者分析贯穿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将会提高应用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